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神经依赖性活性保护蛋白(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9 年6 月1 日至2019 年7 月15 日手术切除的膀胱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各28 例,采用qPCR检测20 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NP 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其余8 对标本的ADNP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 年1 月1 日至2007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21 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相应患者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中ADNP的表达情况,并收集同期因其他膀胱疾病而手术患者的非肿瘤膀胱组织切片用作对照。卡方检验分析ADNP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DNP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非肿瘤组织(均P<0.05),且ADNP的表达量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存活状态有着相关性(P<0.05)。纳入的221 例患者随访中失访32 例,ADNP高表达较低表达的膀胱患者有着不良的预后(5 年OS:49.5% vs 78.6%,P<0.01;5 年PFS:40.0% vs 72.2% ,P<0.01;10 年OS:26.6% vs 58.6% ,P<0.01;10 年PFS:25.3% vs 47.9%,P<0.01)。Cox 单因素回归模型显示,ADNP表达量与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同时Cox 多因素回归也表明ADNP表达量(95% CI:1.300~2.905,P=0.001)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DN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非肿瘤的膀胱组织有显著的升高,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与ADNP的表达水平有相关性,ADNP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ADNP有望成为膀胱癌的特异性治疗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湿疹皮损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4、IL-18]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EASI评分、瘙痒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NF-γ、IL-4、IL-1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可降低EASI评分、VAS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依然在全球肆虐,有关新冠肺炎的文献报道呈指数增长,其中已有病例报道、回顾性研究以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开始关注新冠肺炎与急性胰腺炎的关联。新冠病毒攻击胰腺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新冠病毒受体在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已被证实,且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胰腺组织中可分离出新冠病毒成分。这些均提示新冠病毒与急性胰腺炎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新冠病毒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临床上易被漏诊,其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预后均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已在许多外科领域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ERAS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术期的应用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前瞻性临床分析,探讨ERAS在PD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101例行PD患...  相似文献   
25.
背景与目的 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围术期如继续服药会增加手术出血风险,而停药则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对于腹股沟疝手术而言,围术期抗血栓药物的管理尚无共识或高质量临床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长期口服抗血栓药物的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不停药行李金斯坦手术的安全性,初步探讨该类患者围术期抗血栓药物的管理策略。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1月—2022年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中心收治的18例因中高血栓风险而长期口服抗血栓药物的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均不停用抗血栓药物,采取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行李金斯坦手术。对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脑血管并发症、切口不良事件、疝复发和病死率进行观察与随访。结果 18例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其中4例曾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1例合并房颤、9例曾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曾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例既往发作心肌梗死,均为中高血栓风险患者。其中,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5例,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13例,包括服用阿司匹林8例、服用氯吡格雷3例、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吲哚布芬2例。1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9.61±2.59)d,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77±2.53)mL,手术平均时长为(70.13±13.44)min。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明显瘀青,1例患者出现伤口少许瘀青,16例患者伤口无明显出血。无1例需输血或发生需外科处理的出血事件。术后第1天中位VAS评分为1.72分。围术期无MACEs和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5 d痊愈出院,出院后中位随访19.34个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期间无伤口不良事件、疝复发、MACEs、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对于具有中高血栓风险的腹股沟疝患者,在全方位的围术期管理前提下,围术期不停用抗血栓药物行李金斯坦手术这一策略是安全可行的,推荐作为选择。  相似文献   
26.
以江苏省2003年—2019年上半年省级机关颁布的85项基层卫生人才政策文件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从基层卫生人才政策的文件颁布频数、文件颁布部门、政策文件种类、政策类型4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政策正处于系统化阶段,存在着政策颁布主体多样但联合行文较少、政策可操作性不足、缺乏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政策实施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作者针对政策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以期为今后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EHD2和E-cadheri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 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对新鲜的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HD2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选 取65例ccRCC患者的石蜡切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标本中EHD2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 相关性及与ccRCC各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EHD2和E-cadherin蛋白与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EHD2和E-cadherin蛋白在4对ccRCC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免疫组 织化学结果显示:EHD2与E-cadherin蛋白在局限性ccRCC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移性ccRCC癌组织。两种蛋白 表达水平随着临床TNM分期及Fuhrman病理分级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 EHD2与E-cadherin蛋白在ccRCC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90,P<0.01)。生存分析显示EHD2和E-cadherin蛋白同时低 表达的ccRCC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二者单独或同时高表达ccRcc患者(P<0.05)。结论:EHD2和E-cadherin蛋白低表达 与ccRCC的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BPH)XIAP表达水平;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促进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前列腺组、α1受体阻滞剂组、5α还原酶抑制剂组及二者联合应用组XIAP表达。结果前列腺增生组XIAP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P<0.05)。α1受体阻滞剂组、5α还原酶抑制剂组及二者联合应用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XIAP参与BPH的发生。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诱导前列腺增生组织凋亡不通过抑制XIAP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29.
吴雨曦  朱帅  刘毅 《西部医学》2018,30(10):1509-1512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狼疮性肝损害(lupus hepatitis,L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在4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中发表的文章进行搜索,检索文献发表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以确定具有LH的SLE患者的文章。提取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以确定患有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4个数据库共发现文献232篇,最终纳入文献11篇。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抗C3抗体、高SLEDAI评分、血清IgG 水平升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血清抗C3抗体水平下降、IgG球蛋白水平升高、SLEDAI评分较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自拟固冲汤联合福乃得治疗冲任不固型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冲任不固型I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服用福乃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固冲汤口服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常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等,治疗期间密切观察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患者的西医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1)脱落情况:治疗组因患者短期停药脱落1例,对照组相同原因脱落2例。(2)疗效情况:治疗2个月,2组均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疗效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2.4%和60.6%,中医证候疗效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4.1%和51.5%,治疗组的西医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血常规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RBC、HGB、Ret、MCV、MCH、MCHC、WB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铁代谢指标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F、S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IB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SF、SI水平升高(P0.01),治疗组在升高SF、SI水平和降低TIBC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治疗组对铁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自拟固冲汤联合福乃得治疗冲任不固型IDA疗效肯定,可加快临床症状恢复,减轻胃肠道副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