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9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92.
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42例患者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诊治。方法对17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及其中42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14例,好转26例,长期昏迷与死亡30例(16.8%);并发中央型脑疝42例中,治愈16例,好转5例,长期昏迷与死亡21例(50%)。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一旦出现中央型脑疝,死亡率与病残率高,应在伤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迟发性脑疝的发生,适时手术减压。  相似文献   
93.
溴隐亭能否治愈垂体催乳素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通过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6例催乳素瘤,术前服用溴隐亭16例,另外7例术前未服用溴隐亭,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作光镜和电镜检查;3例巨大催乳素瘤单纯用溴隐亭治疗,临床观察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手术前溴隐亭治疗的16例催乳素瘤瘤细胞的胞质体积缩小,核质比例增大,电镜下胞质内分泌颗粒明显减少,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长期服药后肿瘤细胞核染色质有边聚现象,部分染色质透出核膜,以出芽方式向细胞质蔓延,并有凋亡小体形成.肿瘤细胞有空泡变性、核固缩和坏死自溶.单纯溴隐亭治疗的巨大催乳素瘤肿瘤体积平均缩小98.52%.结论 溴隐亭可以治愈催乳素瘤,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继发性坏死.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洛贝林调节多巴胺在细胞内外分布的作用位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六羟基多巴(6-OHDA)损伤偏侧部分多巴胺纹状体系统模型、 Sprague-Dawley ( SD )鼠纹状体突触体摄取实验和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及永久转染细胞膜多巴胺转运蛋白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研究洛贝林作用位点及其机制。结果 洛贝林可以有效降低6-OHDA损伤大鼠对阿朴吗啡的敏感性;洛贝林在细胞水平有效抑制多巴胺转运蛋白的转运活性,重新分布多巴胺在细胞内外浓度,而对多巴胺转运蛋白的释放功能没有影响。结论 洛贝林通过有效抑制细胞膜多巴胺转运蛋白的摄取功能增加突触间隙内多巴胺浓度;洛贝林是多巴胺转运蛋白的有效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95.
薄层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的预后与手术病例选择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笔者从1993年1月~1997年11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急性脑肿胀患者105例,其中对70例一侧脑肿胀伴有薄层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了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手术,术后死亡34例,死亡率高达48.6%。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全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23~76岁,平均56.4岁。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CT检查。2.临床表现与手术预后:(1)年龄:本组60岁以上30例,死亡22例,60岁以下40例,死亡12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意识障碍:本组70…  相似文献   
96.
癌症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和多步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进行性改变导致体细胞的失控性增殖。癌细胞的特征是能够无约束地生长,能够侵袭到周围正常的组织,并能够转移到远处的器官。大多数肿瘤,包括神经系统的肿瘤,都是原发的。改变后细胞的遗传学破坏是由于或者是遗传中的倾向性,细胞周期中DNA重排,病毒感染和整合;或者是暴露在突变因子情况下,诸如离子辐射一类,这些因素可以使癌细胞的生长优于它的正常部分。通常广谱肿瘤中的遗传学改变包括两类基因的改变:第一,癌基因的优势,它的出现导致细胞的改变;第二,隐性抗癌基因的缺乏,它的缺乏引起细胞的改变。后者通常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生长抑制基因或隐性抗癌基因。正常细胞的增殖是在这些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和抑制细胞生长的抗癌基因的内在控制下进行的突变、重排、缺失或扩增,从而潜在性地激活原癌基因导致肿瘤的形成。同样的事件可以发生在抗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干扰它们在细胞中作为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这个讲座主要介绍GenBank中与人脑肿瘤相关的抑癌基因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用 6 OHDA破坏SD大鼠一侧黑质 ,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立体定向仪 ,将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入模型鼠患侧的纹状体 ,分别在治疗后 2、4周观察apomorphin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进行脑冰冻切片观察。结果 治疗后 2周帕金森病症状开始改善 ,4周时纹状体中有多巴胺样神经元出现。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是治疗帕金森病理想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究人脐血血清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无菌条件下抽取新鲜脐血 ,经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清、灭活补体、微孔滤膜过滤制备人脐血血清 ,细胞按照一定浓度接种于DMEM / 2 0 %人脐血血清培养基 ,定期观察细胞生长并更换培养基。结果 细胞接种 2 4h后有少量梭形细胞贴壁 ,2周时细胞基本长满瓶底 ,细胞呈漩涡状排列。结论 在体外人骨髓基质细胞可在含人脐血血清的DMEM中增殖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侵犯下丘脑的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中下丘脑保护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全切除率为66.7%。因下丘脑的损伤致患者死亡2例(16.7%)。结论术中根据肿瘤性质、部位和大小,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保护好供应下丘脑的动脉可以提高颅咽管瘤的全切除率,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患者,女性,17岁,因"头痛3 d伴恶心呕吐"入院.患者两年来有视物模糊,并逐渐加重,曾在眼科就诊,行眼底动脉造影,查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考虑为视神经炎,并给予药物治疗.近期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能自行好转,再次就诊于眼科,仍考虑由视神经炎引起,未予重视.本次发病后,患者感头痛较剧伴频繁呕吐,就诊于中医科,予以中药口服3 d,症状无缓解,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