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10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MP流行株基因分型及其流行趋势变化。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MP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基于MP P1基因的巢式PCR及多重PCR方法进行MP基因亚型的监测,并分析其流行趋势。结果在313例标本中检出P1-I型304例(97.12%),P1-II型8例(2.56%),V2型变异株1例(0.32%),基因测序结果与巢式多重PCR结果相符合。结论巢式多重PCR方法能够直接有效地对MP进行P1基因分型,研究期间MP感染株以P1-I型为主,发现1例V2变异株。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非PSCI)组32例。PSCI患者又分为BPS组50例和非BPS组23例。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PS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SD组和PSCI-ND组NIHSS评分、NPI总分、BP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SCI组,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D组年龄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BPS组ADL总分、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BPS组[(86.90±10.50)分vs(92.61±10.10)分,P=0.032;(24.39±2.13)分vs(20.36±4.27)分,P=0.000;(17.04±4.23)分vs(22.00±2.65)分,P=0.000]。与非BPS组比较,BPS组PACI发生率明显升高(52.0%vs 4.3%,P=0.000),LACI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6.5%,P=0.002)。PSD组和PSCI-ND组幻觉、激越、抑郁、淡漠、异常运动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D组激越、抑郁、淡漠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结论PSCI患者较易出现BPS,其认知水平不同BPS发生率及表现不同,揭示了PSCI的临床异质性特点,为PS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d。治疗14d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完全缓解的时间。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沉、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沉、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肿胀缓解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为65.0%(26/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2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改善患者血沉、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异地医疗服务模式的概念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对异地医疗服务模式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了异地医疗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为促进异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其在MR影像表现上的特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OPCA患者(OPCA组)的临床及MR表现.另选择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21 ~ 30岁组、31 ~ 40岁组,41~50岁组,51 ~ 60岁组,61 ~ 70岁组,每组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桥脑测量.结果 8例OPCA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临床以小脑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表现为小脑和脑干萎缩,特征性表现为“十字征”.OPCA组患者桥脑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20.63±2.16)和(16.74±4.37) mm,与对照组[(27.14±1.73)和(22.28±1.49)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在21 ~30岁组和31~ 40岁组桥脑上下径及前后径数值最大,随着年龄增大数值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是诊断OPCA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亚型的流行规律。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筛检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苏州地区42 208份来自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的RSV病毒抗原;随机抽取不同年份RSV流行季节的RSV阳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鉴定亚型。结果 RSV流行呈季节性,当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高峰期,而当年5至9月为RSV检出低谷期;从2006年至2012年,不同年份间高峰期的RS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09,P0.01)。在398份不同年份高峰期的RSV抗原阳性标本中,检出A亚型319份(80.15%),B亚型63份(15.83%),未检出16份(4.02%),不同年份高峰期之间RSV亚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数年份RSV流行以A亚型为主,在高峰期RSV检出率最低的2008—2009年A、B亚型同时流行,随后的2009—2010年以B亚型为主。结论苏州地区2006年至2012年,前四个流行季RSV检出率呈现周期性隔年增高趋势,之后两个流行季RSV感染呈持续高发趋势,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RSV以A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49.
徐生荣  徐俊 《河北中医》2006,28(1):29-29
1998~2004年,我们运用益肾固元汤加五联针治疗小儿遗尿症3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系我院专科门诊患儿,并排除尿路感染、慢性肾病、糖尿病及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5~15岁;病程3个月~12年;每夜遗尿次数:1次19例,2次15例,>3次2例;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道了1例KLHL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线状体肌病的病例。患儿女,生后即起病,以"气促、肌力、肌张力低"为主要表现,常规治疗后症状加重,体格检查示四肢肌力低、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均未引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患儿未行肌肉活检。采用全外显子组二代测序证实患儿存在KLHL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包括c.932G>T(p.R311L)和c.1487T>A(p.M496K),并且分别来源于父母,其中c.932G>T(p.R311L)为已发现的突变位点,c.1487T>A(p.M496K)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线状体肌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肌肉疾病,肌纤维中发现线状体是特征性肌肉病理改变。病理及基因诊断是诊断线状体肌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