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方法42例均采用枕下一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88%),次全切除5例(12%)。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34例(81%),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Ⅱ级14例(41%),Ⅲ、Ⅳ级12例(35%),Ⅴ、Ⅵ级8例(24%);听神经解剖保留16例(38%),功能保留8例(19%)。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显微镜外科技术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率及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记忆障碍及其恢复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的记忆障碍特征,并进行随访研究。方法:82例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发病后1,6个月分别接受修订后的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评估,并与79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各项分测验评分以及记忆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55~4.275,P&;lt;0.01~0.05)。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发病6个月时的WMS测评中,顺数10.9&;#177;2.6,倒数12.5&;#177;34,累加10.8&;#177;2.7,再认11.0&;#177;2.5,视觉再生10.2&;#177;2.8,联想学习10.7&;#177;2.4,触觉记忆9.6&;#177;2.0,逻辑记忆10.2&;#177;2.8,背数10.5&;#177;2.5等分测验和记忆商值106.4&;#177;24.7均明显优于发病1个月时各项测评值(t=2.073~3.468,P&;lt;0.05~0.01)。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分与记忆商值比较中,男性、≥55岁、昏迷≥1h、血肿体积≥20mL、多个血肿、硬膜下和急性硬膜下血肿各组的记忆商值均明显低于女性、&;lt;55岁、昏迷&;lt;1h、血肿体积&;lt;20mL、单个血肿、硬膜外和慢性硬膜下血肿(t=2.137~3.421,P&;lt;0.01—0.05)。结论:脑损伤颅内血肿患者的记忆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但在发病后6个月时可得到显著改善。记忆功能损害与年龄、性别、昏迷时间、血肿体积、位置、个数以及形成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对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并对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的手术时机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9例(20个),6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痊愈或恢复良好16例,偏瘫1例,植物性生存1例,死亡1例。介入栓塞动脉瘤13例(15个),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恢复良好10例,偏瘫2例,死亡1例,2例复发。结论翼点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显露充分,配合临时阻断和控制性低血压,可获得理想的疗效。采用GDC栓塞亦有类似效果,且栓塞治疗对于多发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和术中显露困难的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椎旁肌肉间隙入路手术切除胸腰椎旁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椎旁肌肉间隙入路手术切除的25例胸腰椎旁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胸椎椎旁肿瘤9例,腰椎椎旁肿瘤16例。25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均为神经鞘瘤。手术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住院时间6~10 d,平均6.8d。术后神经根放射性疼痛均缓解,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未出现腰椎术后综合征、蛛网膜下腔-胸膜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48个月,椎体稳定性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椎旁肌肉间隙入路利用自然间隙完成肿瘤切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相对少,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胸腰椎旁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77.
1988年6月—1998年5月,我院共收治脑转移瘤4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4例脑转移瘤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23~76岁,其中40~60岁31例(70.5%),60岁以上8例。63.6%患者有头痛呕吐,头晕36.4%,肢体运动感觉障碍43.2%,尚有精神症状、癫痫、共济失调等。转移瘤位于幕上最多(79.5%),单发27例,多发17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牢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术后3个月时对患者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结果 3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基底节血肿均在1周内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Ⅰ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原发于侧脑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此类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的26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共行手术32例次,活检2例次,肿瘤切除24例次,其中完全切除19例,大部切除5例.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尽量全切肿瘤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