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较理想方法,特别是经颈内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既闭塞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通畅,常常作为首选方法。现将作者1999-2002运用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失败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彭亚  李湘胜  李琴  柳浩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20-2321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在伴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鼻腔清理及换药。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8%(59/65)、84.6%(5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45/65)、60.0%(3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01管内芰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6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植入Neuroform支架掇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结果 5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陶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客观评价清咽滴丸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以分析清咽滴丸在颈椎术后咽痛并发症治疗上的优势。方法:将2012—2015年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咽痛症的40例(失访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清咽滴丸组14例予以清咽滴丸含服,雾化吸入组予以爱全乐溶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观察2组治疗前后咽痛VAS评分、咽痛症状及咽痛综合征状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咽痛VAS评分、咽痛症状及咽痛综合征状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3天时,清咽滴丸组和雾化吸入组的愈显率分别为28.57%和26.31%,用药第1、5、7天时,滴丸组和雾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咽滴丸可有效地改善颈椎前路手术后咽痛并发症的临床症状;2)清咽滴丸治疗术后咽痛的疗效显著,比雾化吸入疗法起效更快;3)清咽滴丸含服与雾化吸入总体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所致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血管再通技术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64例ICAS所致AIS-LVO患者,均为发病后6或8 h及以内使用机械取栓、直接抽吸、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等至少1种方式进行血管内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情况、介入治疗方式、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为血管成功再通]、入院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90 d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264例ICAS所致AIS-LVO患者中前循环病变229例、后循环病变35例,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6(12,19)和25(22,32)分,出院时NIHSS评分别为8(6,11)和10(8,12)分.264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为91.3%(241/264),其中mTICI分级2b级68例(25.8%)、3级173例(65.5%);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9.1%(24/264);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5.7%(147/264),死亡率为10.6%(28/264).132例患者接受单纯机械取栓,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8.3%(77/132);108例接受机械取栓+支架补救治疗,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0.9%(55/10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及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ICAS所致AIS-LVO患者,机械取栓可作为首选血管内治疗技术,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补救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支架术(CAS)后患者血小板抑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于CAS术前1天,试验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替格瑞洛180 mg;术后予阿司林100 mg qd,替格瑞洛90 mg bid,口服。于CAS术前1天,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口服。2组患者术后均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于CAS术后1,30 d,留取患者静脉血液样本,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患者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记录2组缺血性事件及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AS术后1,30 d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对照组分别为(65.41±20.75)%,(42.66±26.34)%;试验组分别为(87.37±17.12)%,(81.91±21.18)%,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CAS的血小板抑制有效率分别为98.7%,92.0%;术后30 d,这2组的血小板抑制有效率分别为94.7%,74.7%,术后1,30 d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3%,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CAS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CA﹚的治疗.方法运用血管内栓塞治疗PICCA 11例和手术治疗PICCA 3例.结果 1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1例Hunt-Hess分级Ⅴ级病人术后1周死亡,1例Hunt-Hess分级Ⅳ级病人术后生活不能自理.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颅神经麻痹,吞咽障碍.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PICCA和手术治疗PICCA都是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两者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管再通情况使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进行评估。术前和出院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术后90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①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7.3%(96/110),其中TICI3级为61.8%(68/110),TICI2a级为10.2%(11/110),TICI2b级为15.3%(17/110),12.7%(14/110)的患者血管未能再通。②出院时NIHSS评分(8±4)分,较入院时(18±4)分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90d时,预后良好率(mRS≤2分)为43.6%,全组病死率为12.7%。结论SolitaireAB支架能迅速、安全、有效地达到血管再通、血流恢复的治疗目标,提高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但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营养指标、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76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EEN组和对照组.EEN组病人在入院24 h后给予EN支持;对照组在入院第5~7天后给予E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意识恢复程度的变化. 结果:EEN组病人在治疗第7和14天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意识恢复程度(通过GCS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EEN可有效地改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各种辅助栓塞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各种辅助栓塞技术包括微导丝微导管辅助技术,双微导管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及血管内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73例,共89个动脉瘤,其中9个为非宽颈动脉瘤。结果完全栓塞或大部栓塞73个,瘤颈残留5个,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2个,死亡3例。45例获得临床随访,1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1年余再次出血,因瘤颈复发行栓塞治疗后愈合可,其余病人未见复发。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处理困难,选择合适血管内辅助栓塞技术,有助于提高宽颈动脉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