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蒲黄别名甘蒲、醮石、蒲花、香蒲黄、蒲草黄、蒲棒头花等,系香蒲科植物香蒲的雄性干燥花粉,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等地。蒲黄呈鲜黄色细粉,质轻,无臭,味缓和,其中含有异鼠李甙,甙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C_(16)H_(12)O_7),此外还含有脂肪油、固醇等成分。蒲黄甘平无毒,根据中医经验蒲黄具有消炎、利尿、止血等功效。在止血方面,内服用于喀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痔出血、子宫出血等症,  相似文献   
42.
本文作者报导石膏有解热作用,其強度与安替比林相仿,希讀者对此問題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討,以肯定其结果。  相似文献   
43.
1.通过动物初步試验,証明金銀花、蘆根、篷翘、香(?)、桂枝和麦门冬确有解热作用,其中以金银花、蘆根、連翘和香(?)作用较好,桂枝次之,麦门冬较差。 2.其有效成分和解热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注:本項实验研究系在山东医学院药理教研组的协助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材料、器械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颅内传统手术难以解决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在此我们回顾历史,将介入神经放射学在近年的发展作一简单阐述,同时展望未来,期待介入神经放射学能发展出更新更实用的技术,解决更多的疾病,惠及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材料、器械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颅内传统手术难以解决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在此我们回顾历史,将介入神经放射学在近年的发展作一简单阐述,同时展望未来,期待介入神经放射学能发展出更新更实用的技术,解决更多的疾病,惠及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血尿酸水平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为此,本文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并冠心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脊髓血管胚胎发育的研究对脊髓血管畸形治疗的指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胚胎发育对脊髓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各胎龄胚胎及胎儿、新生儿和成人尸体标本,观察脊髓血管。回顾324例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治。结果 描述对脊髓血管胚胎各期的发育特征,分析脊髓纵裂畸形和椎体血管瘤伴发的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例。在髓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中发现畸形团与正常脊髓实质之间有一层增生的胶状质相隔。结论 脊髓血管最早发生在脊髓表面,逐渐长入或被卷入脊髓实质。脊髓动静脉畸形最早发生在胎龄3周以前。大部分脊髓动静脉畸形团可以切除,而不损伤脊髓。  相似文献   
48.
近 2 0年 ,人们对脊髓血管畸形的理解越来越深入[1~ 3 ] ,治疗方式逐渐成熟 ,其中栓塞治疗是脊髓血管畸形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4~ 6] 。栓塞材料和导管导丝有了不断的改进 ,栓塞材料的选择对于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结果有直接作用[4,7] 。自1986年以来我们共治疗了 5 0 0余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 ,治疗方式有 3个阶段的变化 :第 1阶段 ( 1986~ 1994年 ) ,以较大和不规则的颗粒栓塞为主 ,部分患者手术治疗 ;第 2阶段 ( 1995~ 1999年 ) ,用微导管以精确尺寸的圆颗粒栓塞 ,栓塞和手术结合 ;第 3阶段 ( 2 0 0 0年至今 ) ,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s)被检出,对其自然风险的评价和干预措施安全性的评价,引起了医师和患者的高度重视。预防性治疗虽然可避免动脉瘤破裂出血所造成的灾难性的后果,但绝大部分患者的UIAs终生不会破裂。目前,无论是开颅手术还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外科治疗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术中鉴别保护正常岩上静脉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治疗的10例岩上窦区硬膜动静脉瘘的病例资料,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辨别正常的岩上静脉.术后行影像学复查,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术中发现伴发正常岩上静脉,均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加以辨别保护.10例病例均经术后随访血管造影证实瘘口离断,术后无新发并发症.术后随访mRS评分:7例0~1分,2例2分,1例3分.结论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伴有正常引流功能的岩上静脉,术中需保留;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有助于分辨并保护岩上静脉,防止该静脉损伤而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