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9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01.
<正>病残儿医学鉴定是落实我国基本国策,保障人口素质,牵涉家庭切身利益的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自2002年1月18日起,《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标准》)[1]被用于依法审批因子女先天或后天致病、致伤残家庭的再生育指导。自此,病残儿医学鉴定技术人员(专家)有了操作性较强、准确性较高的标准。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降低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02.
成年人睡眠时间对体重增加和肥胖风险的Meta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 探讨成年人睡眠时间和体重增加以及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 在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以及3个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CNKI系统检索了截至2014年10月前发表的前瞻性研究, 英文检索词为sleep和body mass index或BMI或obese或obesity或weight, 中文检索词为睡眠和体重或肥胖或BMI。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总体相对危险度(R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共有1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样本总量为285 452。相对于对照组, 睡眠过短或过多均与体重增加5 kg以上的风险有关, RR值分别为1.26(95%CI:1.12~1.42)和1.12(95%CI:1.04~1.20)。此外, 睡眠过短能显著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RR=1.35, 95%CI:1.22~1.50, P<0.001), 而睡眠过久与肥胖的关联不显著。在亚组分析中, 该关联在高质量研究、以<6 h和≥8 h为界值的亚组中更强。结论 睡眠过短或过多均能显著导致体重增加, 同时睡眠过短显著增加肥胖的风险, 保持正常睡眠时间有助于防控肥胖的流行。  相似文献   
903.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民族人群感染HBV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结合系统抽样的方法从2020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阳性样本库中抽取样本,利用巢式PCR扩增阳性样本HBV S区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判定HBV基因型和亚型,结合社会人口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15个民族的1 539份样本,检出B、C、D、I型和C/D重组型5种基因型。B型占比较高的民族包括汉(74.52%,623/836)、壮(49.28%,34/69)、彝(53.19%,25/47)、苗(94.12%,32/34)和布依族(81.48%,22/27);C型占比较高的民族为瑶族(70.91%,39/55);D型占比较高的民族为维吾尔族(83.78%,31/37);C/D重组型占比较高的民族为藏族(92.35%,326/353);检出I型11例中,8例来自于壮族。除藏族外,各民族的B型中B2亚型均>80.00%;在C型中,C2亚型占比较高的民族包括汉、藏、彝、维吾尔、蒙古、满、回和苗族8个民族,C5亚型占比较高的民族包括壮(55.56%,15/27)和瑶族(84.62%,33/39);在D型中,彝族均为D3亚型,维吾尔和哈萨克族均为D1亚型。C/D1和C/D2亚型在藏族占比分别为43.06%(152/353)和49.29%(174/353)。I型均为I1亚型。结论 我国15个民族中发现HBV 5种基因型和15种基因亚型,不同民族的HBV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布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04.
目的 分析了解天津市居民添加糖和食盐摄入情况,探讨其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一级预防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根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天津地区数据,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味品称重法和食物频率法获得居民添加糖和食盐摄入量,现场测量血压获得血压值。结果 天津居民每标准人日添加糖和食盐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4.10 g和14.68 g。高血压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不同添加糖摄入量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天津市居民血压值在不同食盐摄入量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天津市居民添加糖总体摄入水平虽尚在膳食推荐范围内,但高血压人群添加糖摄入量尚需注意,食盐总体摄入水平偏高,血压值随食盐摄入量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05.
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CAT)检验和线性回归(LR)两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天津市居民1999-2013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的时间趋势,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别。结果显示,以实际人口为基础,无论是总的发病率时间趋势,还是按年龄分亚组后的时间趋势,CAT检验的统计效能均大于LR(CAT PP值)。将实际人口缩小100倍,AMI发病率保持不变,CAT检验的P值呈明显升高,LR的P值保持不变。两种统计学方法在流行病学率的趋势分析中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缺点,研究者可以根据资料选择拟合度较好的模型,或者两种方法结合来分析,全面地描述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906.
907.
六种黏结剂黏固的铸造嵌体边缘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不同黏结剂,以嵌体为例,对边缘微渗漏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为临床选择黏结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4个近期拔除的磨牙制备成近中殆远中面嵌体洞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3M ESPE Ketac(德国),3M ESPE RelyX^TM luting cement(美国),SHOFU CX-plus Glass polyalkenoqte(日本),3M ESPE RelyX^TM ARC(美国)树脂类黏结剂黏固,经恒温保存,染色,二次纵剖牙体,体视显微镜观测微渗漏。结果:磷酸锌水门汀黏固的铸造嵌体微渗漏最大,3M ESPE RelyX^TM ARC树脂类黏固的铸造嵌体微渗漏最小。结论:6种黏结剂黏固的嵌体边缘微渗漏差异有显著性并依次减小,6种黏结剂黏固的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08.
嵌体修复体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两种黏结剂黏结5种不同嵌体材料,观察其边缘微渗漏情况,为临床选择嵌体材料和黏结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近期拔除的24个完整磨牙,制备成近中殆远中面洞,随机分为8组,每实验组3个牙。1~3组:为金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嵌体,使用3M ESPE RELY X^TM ARC黏结;4~6组:为金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嵌体,使用SHOFU CX-Plus Glass poly alkenoqte黏结;7~8组:为铸瓷、水晶瓷嵌体,使用SHOFU CX-Plus Glass poly alkenoqte黏结。经恒温保存,5g/L碱性品红染色24h,2次纵剖牙体后,体视显微镜观测微渗漏值。结果:在两种黏结剂黏结下,金合金嵌体的微渗漏值最小,镍铬合金嵌体的微渗漏值最大。在松风玻璃离子黏结下,瓷嵌体组的微渗漏值小于钛合金的微渗漏值。结论:金合金、钛合金、铸瓷、水晶瓷嵌体均能满足临床修复需要。临床应用镍铬合金嵌体时应选择合适的黏结剂。  相似文献   
909.
目的了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关节损伤门诊复查患者57例,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其自我效能,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其锻炼情况,并记录其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2.89±0.49)分,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自我效能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锻炼情况得分为(3.02±0.65)分;患者自我效能与锻炼情况呈正相关(r=0.335,P<0.05);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与锻炼情况呈正相关(r=0.230,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康复锻炼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从而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10.
刘颖  张爽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6-167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例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教会、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出院指导、术后访视。结果20例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获得随访,ASES评分(97.9±6.1)分,Constant-Murley评分(98.6±1.8)分,主观满意度(4.9±0.1)分。术后12个月患肢平均主动前屈上举为(166.1±15)°,平均主动体侧外旋为(59.6±14.3)°,平均外展90°。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肩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并予以系统、规范的护理,对病人术前术后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