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新母亲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占13% ,它能引起严重的个人痛苦并影响母婴关系的和谐。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因素众多:产后抑郁、对小儿护理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产前和婴儿器质障碍、缺乏自信独立、经济状况差、没有准备的怀孕等[1] 。由此引起的自杀、自残行为后果严重。生产第二胎患产前、后抑郁而自杀、自残的病例较少见。我科于2 0 0 2年4月5日收治1例第二胎产后抑郁自杀未遂致全身多处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正确实施有步骤的身心护理计划,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 6岁,2 0 0 2年3月2 5日在家顺产生下1健康男婴后,…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取百会、中脘、气海、中极、水道、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子宫、水道连接电针仪;肾俞、次髎、会阳,次髎、会阳连接电针仪;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盆底肌力检测、1 h尿垫试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肌力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漏尿量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OP-Q分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有助于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漏尿量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与壳聚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观察荧光标记对纳米粒子表征和转染效率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并且适宜壳聚糖纳米载体示踪的荧光标记方法。方法FITC与壳聚糖在不同反应物比例、溶液pH及温度条件下反应,纯化并收获产物,计算其标记效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荧光标记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并检测其表征及对Hela细胞转染效率。结果在该实验中,标记效率随着pH增大而增加,弱碱性(pH 7.5)时最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标记效率也随之上升;标记效率还随FITC添加的比例增大而升高。壳聚糖纳米粒子表征和转染效率实验显示最佳的壳聚糖标记条件是反应物壳聚糖与FITC的添加比例为25:1,在pH7.5、室温25℃条件下反应4h。结论优化的壳聚糖荧光标记方案的标记率比以前文献报道的方法高近3倍,用标记的壳聚糖制备的基因纳米粒子粒径及细胞转染效率与未标记壳聚糖制备的纳米粒子相近,可以达到较好的示踪效果。  相似文献   
94.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分化抑制因子(Id)通路在龟板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D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龟板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骨形态发生蛋白IB受体(BMPR-IB),Smad8和Id1阳性细胞数目;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MPR-IA、BMPR-IB、BMPR-Ⅱ、Smad1、Smad5、Smad8和I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而BMPR-IA,BMPR-Ⅱ,Smad1和Smad5没有被检测出。以上结果表明龟板能上调6-OHDA诱导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舌尖滴入微量24%蔗糖水对缓解早产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实验组各20例,共采血300次,对照1组足跟采血前无任何干预措施,对照2组足跟采血前15min~20min开始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在患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嘴,以增加其吸吮动作,但并无母乳或其他液体吸入)至疼痛刺激后5min,实验组足跟采血前2min舌尖滴入24%蔗糖水0.5mL~1.0mL。采用早产儿评分简表(PIPP)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并比较。[结果]3组患儿足跟采血后PIPP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后发现实验组PIPP评分与对照2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PIPP评分与对照1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尖滴入微量24%蔗糖水和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新生儿疼痛有一定的效果,而舌尖滴入微量24%蔗糖水缓解早产儿疼痛的效果优于非营养性吸吮,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96.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1月报道】RNA编辑介导了COPA的功能转换--最新发现的肝细胞癌发生机制(作者Song Y等)RNA编辑与RNA序列中的核苷酸变化相关。近期有研究报道了异常腺苷和肌苷的RNA编辑与癌症相关。目前为止,很少发现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编辑靶点与肝癌相关。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Song等研究了蛋白质的编辑靶点COPA(coatomer亚基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积累防治乳腺增生症的资料.方法 回顾分析221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职业分布.结果 技术人员发病率为15.4%,机关干部为12.2%,工人为9.7%.结论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壳聚糖纳米粒子携带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基因转染的效率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TFPI基因复合物,检测其粒度。zeta电位。包埋效率。以Lipofectamine2000为对照,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系A10对壳聚糖TFPI基因纳米复合物的摄入速度和数量;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体外转染效果;应用噻唑蓝(MTT)评价壳聚糖纳米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壳聚糖TFPI基因纳米复合物的平均粒径约为141nm,zeta电位为6.8mV;其DNA包埋效率和DNA含量分别为(98.8±34)%和(38.1±2.3)%。A10细胞的摄入和转染实验显示其效率与商品化的细胞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相近,但是其毒性远低于Lipofectamine2000。结论:壳聚糖纳米粒子可高效携带TFPI基因转染平滑肌细胞,而且对细胞基本无毒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 ,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研究组心理行为干预前 ,SAS、SDS评分分别为 6 2 . 31± 8 .2 5 ,6 5. 13± 7 2 0 ,对照组为 6 1. 82± 9 6 ,6 6 . 2 3±8 .0 8,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心理行为干预后各时段SAS、SDS评分研究组明显减小 ,1周、2周、4周SAS评分分别为 5 3. 2 1± 6. 74 ,4 7. 2 3± 7. 18,4 4 . 5 9± 4 18;SDS评分分别为 5 8 2 1± 5 . 89,4 9 2 0± 6. 14 ,4 5. 4 3± 4 . 79,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及心电图指标 ,如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死亡及QTc、QTa、ΣST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的改善AMI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心电图变化 ,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呼吸衰竭1例,肺不张4例,心律失常6例,心肌梗死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无吻合口支气管胸膜瘘,均无围术期死亡。结论:对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疼痛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平稳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