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超早期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一弥散成像(DWI)不匹配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发病6h内完成MRA、DWI及灌注成像(PWI)检查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MRA—DWI桓Ⅱ体女不匹配定义为MRA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DWI的梗死体积〈25ml;MRA—DWI梗Ⅱ部&不匹配定义为M1段闭塞,DWI的梗死部位评分(以Alberta梗死早期CT评分评价)≥7。结果共入选78例患者,MRA—DWI梗死体积不匹配预测:PWI—DWI不匹配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仅为46%。MRA—DWI梗Ⅱ部&不匹配预测:PWI—DWI不匹配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42.9%。结论AIS超早期MRA.DWI不匹配预测缺血半暗带有很高的特异度,可作为筛选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32.
1文献检索根据研究检索目的,共筛选了11个关于CT评分系统预处理检查对缺血性卒中有效性的研究。根据证据水平,系统剔除了1个病例对照研究,2个单纯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6个试验设计不明确的研究,最后仅有2个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符合本研究的入选标准,被纳入最终的系统评价(表1)。这2项研究分  相似文献   
33.
“溶栓相关临床工具”栏目中,列出了12个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静脉溶栓所使用的流程图、溶栓目标时间及量表,供神经科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磁共振血管 造影,对预测大血管闭塞状况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发病6 h内完成磁共振血管造影的颈内动脉(ICA)系统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管闭塞位置,分为3组:无闭塞组38例、ICA闭塞组(ICA组,18例)、大脑中动脉(MCA)闭塞组(MCA组,31例),均在MRI检查前进行NIHSS评分.结果 ICA组和MCA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闭塞组(p<0.001).NIHSS评定项目中的意识水平提问(P<0.001,OR=7.5,95%CI:2.8~17.9)、凝视(P=0.01,OR=3.7,95%CI:1.4~10.1),下肢运动(P=0.01,OR=7.4,95%CI:1.3~13.1)、失语(P<0.001, OR=7.8,95%CI:2.9~20.7)与是否有大血管闭塞相关.NIHSS≥9分对预测ICA系统大血管闭塞的效果最佳.结论 NIHSS评分的评估有助于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患者是否存在大血管闭塞.  相似文献   
35.
降压治疗能否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文献检索根据研究检索策略共筛选出6项关于脑出血(ICH)降压治疗的研究,其中4项为非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被剔除。仅有2项回顾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见表1),这2项前后对照研究分别于1993年和2000年发表,虽然均未能前瞻性地回答目前临床存在的问题,但却有助于我们选择相关替代品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6.
1文献检索NINDS试验结果发表以后,建立“卒中团队”以增加适宜溶栓治疗的病人,提高溶栓比例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根据研究检索策略,我们检索到了一个病例对照研究,两个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两个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两个无对照的病例研究以及两个设计不确定的研究。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和  相似文献   
37.
急性卒中联用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及普通平扫CT(NCCT)的方法比单用 NCCT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绝大多数诊疗中心,这种多模式的CT扫描方法比磁共振成像(MRI)更加 简便有效、且耗时仅比NCCT多几分钟而已。NCCT不能象CTP那样明确的分辨出梗死处和缺血半暗带, 因此小的梗死灶、大的缺血半暗带及CTA显示的血管阻塞位置就可能对接下来的溶栓治疗有所助益。 此外,CTP能够减少溶栓决策中所需的时间。总之,CTP能够对溶栓患者的选择有潜在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8.
静脉溶栓成功治疗心房粘液瘤致急性脑栓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15%~20%为心源性脑栓塞,尤其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更大,约占23%~36%[1]。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心房纤颤、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及心瓣膜病等。心房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占心脏良性肿瘤的70%以上。心脏粘液瘤可发生在心脏各心腔,但75%以上起源于左心房,多累及青年或中年,约20%~45%的患者首发症状为栓塞,其中50%为脑栓塞。此外还可表现为心脏栓塞、肾脏栓塞、外周血管栓塞、皮肤病及动脉瘤[2,3]等。心房粘液瘤引起脑栓塞国内外均有报道[4~6],但行溶栓治疗病例尚未见报道。1资料患者,男,47…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并对 再通组与无再通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共入选67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5.2%,有再通组(37例)90 d随访获得生活自理 (72.97% vs 43.33%,OR =3.5,P =0.014)及良好预后(64.86% vs 26.67%,OR =5.1,P =0.002)的比 例均显著优于无再通组(30例),而两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也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与预后显著相 关,桥接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不同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宜静脉 溶栓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患者。 方法 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从中选取所有完成了溶栓 前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且血管成像提示有责任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对不同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有 效性及安全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共入选122例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5.2%,而颈内动脉闭塞组为0%, 基底动脉闭塞组为40%。大脑中动脉闭塞组90 d随访生活自理[53.9% vs 21.1%,P =0.007,比值比 (odds ratio,OR)=5.68]及良好预后(42.7% vs 21.1%,P =0.041,OR =3.76)的比例均优于颈内动脉 闭塞组,死亡率低于颈内动脉闭塞组(4.5% vs 47.4%,P <0.001,OR =0.03),而两组溶栓后的症状 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1% vs 0%,P =0.962)。 结论 不同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有明显差异,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静 脉溶栓开通率最高,疗效明显优于颈内动脉闭塞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