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7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2007-05/2008-07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6~58岁,病程8~24个月:病变节段:均为单节段,C4-55例,C5-6 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置换后3个月行JOA评分,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置入后的稳定性及置换颈椎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显示置换过程中和置换后未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平均置换时间135 min.8例患者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所有患者置换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由置换前平均8.9分(6~12分)增加到置换后第3个月平均15.2分(12~17分).置换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5.3°(4.3°~6.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4°(2.8°~4.3°)和3.5°(2.9~4.3°).假体无偏移或下沉.末次随访未发现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或颈椎牛理曲度的改变.提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临床效果良好,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15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经皮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6月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15个椎体手术均取得成功,未出现神经损害、骨水泥外渗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症状均在术后基本缓解,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前环经皮内固定支架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经2钉椎弓根螺钉前环经皮内固定支架治疗的12例骨盆骨折患者,骨折按Tile分型:B1型3例,B2型6例,B3型3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42.9±15.2)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功能运用Matta评定标准和Majee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20个月,平均15个月。术中出血量为(28.9±9.2) mL,手术时间为(42.6±15.3) min。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发生。Matta评定标准:优9例,良3例;Majeed评分:优7例,良5例,优良率均为100%。10例患者术后双侧髋关节术后屈曲>90°。结论:2钉椎弓根螺钉前环经皮内固定支架可以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4.
由腰椎关节突关节病变引起的脊柱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其中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LFT)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退变性腰椎滑脱、脊柱侧凸等疾病相关。近年来,LFT对脊柱退变过程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这将对各类脊柱疾病的预防与诊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就LFT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比较大鼠嗅黏膜(olfactory mucosa,OM)和嗅球(olfactory bulb,OB)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cells,OECs)在体外分离培养中增殖和分化以及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取SD大鼠OM和OB用差速贴壁法在体外分离培养OECs,扫描电镜观察两组OECs的形态,并用S-100和p75NGFR免疫荧光抗体双标记检测两组OECs在体外增殖和分化的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OM OECs以双极样为主;OB OECs有双极样、三极样和扁圆形3种形态,其中以双极样为主。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OM和OB组均有较多的S-100和p75NGFR双标阳性细胞,OM OECs胞体多为梭形,突起细长;OB OECs的形态多样,有双极样、三极样和扁圆形,胞体呈长梭形、圆形或三角形。两组OECs胞体面积和细胞周长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M OECs与OB OECs一样都能在体外分离培养与增殖。OM OECs与OB OECs分化成熟后的细胞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及PLIF联合腰椎间盘电热凝纤维环成形术(IDETA)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采用PLIF治疗两节段中较重的节段,根据另一节段是否行IDETA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采用JOA及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平...  相似文献   
167.
患者女性,55岁,因"自扪及下腹部肿块4年余,自觉增大4个月余"于2010年7月5日入住我院妇产科.患者近4个月余自觉下腹部肿块明显增大,伴肛门坠胀感,骶尾部及左下肢疼痛.  相似文献   
168.
患儿,男,12岁,课间休息时被同学从身后环勒住颈部后立感颈部疼痛,不能活动,6 d后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吞咽困难,至我院就诊,查体示枕颈部压痛, 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四肢肌张力、肌力及深浅感觉均正常, 查颈椎X线片示"颈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可能, 颈2不稳"(图1),MRI示"颈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可能大,颈2椎体轻度滑脱,颈椎前方软组织明显增厚,T2加权信号增高"(图2).诊断为"楸椎泪滴样骨折"收住人院.予Glissin带牵引2周,患儿颈部疼痛及吞咽闲难症状缓解, 但复查颈椎X线片汨滴样骨折块复位不满意,遂经鼻插管全麻下行颈前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9.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01—01/2005-02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后路髓核摘除术,术后常规应用美洛西林6g预防感染,地塞米松10mg和速尿20mg脱水,止血敏3g和止血芳酸400mg止血。术后3d开始直腿抬高锻炼以减轻术后神经根粘连,1周后用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3周后在腰围保护下下地活动,腰围使用1个月,术后3个月恢复轻工作,半年恢复原工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间盘CT扫描,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腰椎29分评分法(JOA)进行评分,术中记录受压神经根直径。术后10d,1,3,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下肢麻木发生率。 结果 纳入患者8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麻木发生率76%,术后10d,1,3,12个月下肢残留麻木率分别为34%,25%,22%,21%。术后12个月旁侧型突出、中央型突出、极外侧型突出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发生率分别为21%.9%,67%。术后12个月椎间盘钙化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发生率为65%。术后下肢残留麻木与手术年龄、受累神经根直径有关,与病程和术前JOA评分无关。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部分患者残留下肢麻木,术后12个月麻木发生率为21%,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联合3D打印在骶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至2018年在本院学习的本科实习生和住培学员共108名,按在院学习时间分为CBL教学组(n=53)和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n=55)。其中联合教学组在CBL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数据重建并打印出骶骨肿瘤的3D模型,对肿瘤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进行术前教学。分别评估两组的考试成绩,学生进行自我鉴定问卷调查(包括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应用stata 14.0对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单侧)。结果 CBL教学组学员考核成绩(75.90±6.70),低于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83.60±7.40)。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优于CBL模式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3D打印的CBL教学在本科实习生和住培学员教学中,能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骶骨肿瘤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