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在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临床治疗过程中,何时采用临床治疗技术和如何实施临床治疗,是作业治疗能否发挥作用的难点和重点。方法 本文提出作业治疗实施条件,列举了常用治疗技术,揭示了作业治疗技术的概貌。并且分析了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治疗策略如何选择作业治疗技术。结果 揭示出作业疗法临床治疗设计与作业疗法技术同样重要。结论 掌握作业治疗设计可以指导临床作业治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2.
正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的突发性疾病,它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并且极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失语及认知障碍都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症状,而焦虑常继发于失语及认知障碍。据报道,大约1/3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失语症~([3]),其中1/4的患者会产生焦虑障碍~([4]),患有失语症的脑卒中患者比言语功能正常的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障碍~([5—6])。脑卒中后约35%—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黄菟益肾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足细胞糖萼蛋白(PCX)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IMN患者124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菟益肾颗粒,每日1剂,早晚温服。均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3、6个月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尿PCX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56/64),对照组为71.67%(43/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中量蛋白尿、小量蛋白尿患者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24 h-upro、尿PCX水平明显下降,2组治疗6个月血清TP、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3、6个月比较,治疗组24 h-upro、尿PC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菟益肾颗粒可显著降低IMN患者尿蛋白水平,升高血清蛋白,其作用机制与减轻足细胞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74.
张一茹  屈云 《华西医学》2012,(3):157-158
脑卒中后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但目前大多数康复治疗多注重运动功能的康复,常忽略感觉功能康复的重要性,现就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病因、分类、治疗、预后等方面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环境和康复     
人类的工作和行为必然与环境相关,环境是人类全部活动的一部分,环境是人们通过活动达到目的的途径。如果个人活动不适应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将不会长久存在。反之,如果不断关注与自己相关的环境,将会更加容易地达到活动的目的。环境在康复领域中的影响,很早就被关注到。康复中的环境包含了人类个体外在的全部因素,其分类方式较多。在康复评定中,针对环境有部分常用的评定方法。在康复治疗中,通过环境干预可以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76.
正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在幸存的脑卒中患者中,约65%在卒中后6个月无法正常利用患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1—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动的、不断重复的高强度、任务导向式疗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3],然而,由于传统的康复方法治疗时间长、治疗方法相对单一,从而使得其疗效受到了限制。经颅直流电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筛选31家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5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失访6例,最终对照组72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认知训练,每日训练30 min,5 d/周,共治疗2周;观察组应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日训练30 min,5 d/周,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评估2组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 结果 ①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评分[观察组(22.55±3.62)分;对照组(21.75±4.30)分]和MoCA评分[观察组(19.69±4.43)分;对照组(19.10±5.5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MMSE总分(19.34±3.08)和(19.74±3.11)分;MoCA总分(16.79±4.58)和(17.74±5.25)分]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总分及MoCA评分总分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中的即刻记忆、计算力和注意力、延迟记忆三个分项目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通过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改善其整体的认知功能,达到与常规认知训练相等的治疗效果;并在提高即刻记忆、计算能力以及延迟记忆三方面认知能力方面较卒中后常规认知治疗的疗效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8.
79.
To treat the whole person:The first spirit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0.
作业宣教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作业宣教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对58例脑卒中后评定有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29例接受作业宣教治疗,而29例对照组仅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治疗前宣教组和对照组评分为(323&;#177;24)分和(327&;#177;32)分,治疗后分别为(117&;#177;43)分和(235&;#177;38)分,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结论 社会支持力量、对疾病的恐惧、个人财力和性格等均是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采用作业宣教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是采取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