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心理治疗中性关系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一个人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必须处理解决各种不同问题。一旦他所面临问题的困难程度与其本身的应付能力不相平衡时,就有可能发生心理危机,表现出紧张、不适、焦虑、恐惧、自责、羞愧和失望。心理咨询的一个目的是由一名在解决问题方面相当有经验的医生为就诊者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23.
综合医院中的心理咨询——读者来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先生 :在综合医院里开设心理咨询门诊 ,对内外等各科病人可有什么帮助 ?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师应具备那些条件 ?请那位医学心理学专家赐教 ,不胜感谢 !答读者来信金求宝同志 :有关综合医院开设心理咨询的工作在过去 1 0多年里我国许多地方已有开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从严格意义上讲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工作是临床精神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即国外所称的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或综合医院精神医学。从精神医学的发展史来看 ,最初是收容—精神病院精神医学 ,到 60年代和 70年代国内外逐步发展起来社区精神医学。近 1 0年来 ,已…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干预对考试焦虑及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某所中学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期中考试前2周进行测试,记录期中考试成绩。期中考试结束后进行为期2月的心理干预,在期末考试前再次测试,并记录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具有明显相关性,对初中生来说,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干预后高焦虑者焦虑分显著下降,初中生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焦虑者焦虑状况,提高初中生考试成绩。心理干预应从初中生开始并持续进行,对高中生应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25.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死亡率,自杀诱因和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普查1997-1999年上海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总数及死亡报告卡,区公安分局的自杀案例和区精神病防治办公室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报告卡。结果:普通人群年平均自杀死亡率9.43/10万。精神疾病患者为274.45/10万。结论: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6.
82例情感性精神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性精神病是一大组疾病,在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我国精神病学界长期以来使用所谓“经典”的躁郁症诊断标准,使这一常见的精神疾病诊断率过低,而使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严重扩大化。本文拟就我院83—84.6.收住的情感性精神病人(采用 DSM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哈佛精神科住院医师 4年轮训的课目 ,包括多门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多种的临床实践 ,旨在培养适合 2 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一代精神科医师。结合国内现状 ,作者希望能有所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8.
焦虑(anxiety)是一种不愉快的心情体验,表现为内心的紧张、担忧和心绪不宁等,严重者会发生惊恐(panic)或急性焦虑发作,表现为大难临头感、极度地恐惧、心悸、胸闷、窒息和“濒死感”等,对病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内外各科病人在躯体疾病的同时常伴发一定程度的焦虑症状,或者是焦虑障碍的病人以躯体症状为主诉,这些情况常易被忽视,造成漏诊和误诊,影响临床疗效的取得。因此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有感情、有心理活动的人,而有关临床的诊治措施、病人的出、入院过程、病情的发展变化等都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焦虑反应。本文将就焦虑障碍的临床识别及治疗原则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和非专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治疗模式,为提高综合医院精神科室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来自上海市9所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的抑郁障碍患者297例(专科医师组180例,非专科医师117例).在入组时和入组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编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的评定.依据就诊病例资料,以两组的药物使用情况来评估两组治疗模式的差异.结果:① HAMD减分率显示,在治疗后第8周、第12周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周:显著进步及痊愈率专科组分别为56%、43%,非专科组66%、20%,χ2=29.91, P<0.001;第12周:专科组分别为12%、88%,非专科组38%、54%,χ2=46.46,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HAMD总分及相应因子分减分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均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非专科医师组中约有12.7%的患者疗程不满12周,而专科医师组仅为2%(χ2=13.67,P<0.01);非专科医师组中有24.5%的减药比例,且用药不合理,而专科医师组则为6%(χ2=19.37,P<0.01).③在12周随访结束时,专科组有62%的患者评价药物无副反应,91%的患者认为疗效好,有78%的患者表示愿意长期服药,非专科组结果则分别为40%、81%、57%(均P<0.05),且患者依从性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增强.结论: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非专科医师对抑郁障碍的治疗用药存在一定问题,对抑郁障碍足疗程的治疗原则掌握不足,其诊治能力不及专科医师,需加强非专科医师进行系统的精神卫生培训.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心理督导师从业基本状况及其伦理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作为评价工具.按同行推荐线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601份有效问卷,其中回答"在为其他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人员作督导"167人,列为心理督导师组;根据督导组的性别比例在余下的434份问卷中随机分层抽取178人为对照组.结果:(1)心理督导师组的中、高职称比例(72.5%)高于对照组(51.4%);督导师组咨询实践从业年限6年以上者占46.4%,平均每周工作时间6小时以上者67.7%,而对照组分别为20.0%和39.1%;与对照组相比,心理督导师对每一个来访者平均的治疗次数多、遵守咨询时间更好、收费更高(督导师组每例来访者平均治疗次数6次以上、咨询时间在50分钟/次、收费>50元/次,分别为 62%、74.9%和78.5%,而对照组分别为37.1%、57.6%和60%);督导师组接受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或连续2年正规心理治疗培训者(78.2%)多于对照组(54.4%).以上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督导师组较对照组较少有力不从心、难以胜任之感(67.7% vs.79.7%),较少有害怕、担心等负性情绪体验(46.3% vs.67%),更多的人接受过心理治疗或督导(78.8% vs.63.5%),能更好地遵守时间设置(76.5% vs.62.3%),知情同意方面交代得更清楚(87.8% vs.78.2%,Ps<0.05).结论:国内目前心理督导师的从业基本状况较好,较心理咨询和治疗师有较高的资质,行业伦理行为(如专业能力、知情同意、遵守治疗设置方面)多数较好,有些方面(如双重关系、隐私保密方面)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