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海马容积和氢质子波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MRI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海马的容积和波谱改变,探讨PTSD海马损伤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17例PTSD患者和1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1.5T超导MR扫描系统进行MRI及双侧海马多体素氢质子波谱(1HMRS)采集,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代谢物浓度,各代谢物水平的测定以波谱覆盖的面积为准。用容积分析软件测量海马和颅内容积大小,并根据颅内容积的大小对海马容积进行标准化处理。把PTSD组代谢物的浓度和海马的容积分别和对照组进行配对比较。结果PTSD组左右侧海马的容积分别是(2130±221)mm3、(2571±190)mm3,对照组左右侧海马的容积分别是(2382±157)mm3、(2572±186)mm3,左侧海马的容积与健康对照组左侧海马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侧海马容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两侧海马NAA和Cr均明显下降(左侧:NAA为2.8±0.7,Cr为2.3±0.6;右侧:NAA为2.9±0.9,Cr为2.3±0.7),与对照组(左侧:NAA为3.8±0.8,Cr为2.7±0.5;右侧:NAA为3.9±0.8,Cr为2.8±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两组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支持海马参与了PTSD的病理生理过程,海马容积和(或)代谢的改变对PTSD的临床诊断和PTSD海马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2.
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方法及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抑郁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用敞箱试验及液体消耗实验测定动物行为。结果大鼠抑郁模型在第28天建立成功。抑郁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摄食量、敞箱试验得分、液体消耗试验中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均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提高。结论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抑郁模型。  相似文献   
43.
CT检查预测肝癌手术切除安全性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CT检查预测肝癌手术切除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对60例肝癌病人进行了肝切除术前与术后肝功能、CT检查研究。结果:Child肝功能分级、CT检查检查预测肝癌手术切除安全性的符合率分别为50.0%(P〈0.05)、73.3%(P〈0.001)。结论 术前Child氏肝功能分级不能准确预测肝癌手术切除的安全性,CT检查可更有效地预测肝癌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择一副全口标准下颌仿真牙,按正常牙弓的基本要求进行排牙,排牙完成后从下颌牙列中去除第一前磨牙.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仿真牙,采集容积数据.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重建间隔0.3mm,应用Dicom标准和Mimics、UG、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再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下颌牙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了140层下颌仿真牙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258834个节点、420016个单元的带有种植体支抗的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的下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应力分析提供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45.
对颈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的疗效进行评估,将治疗前后的椎间盘影像学变化同临床症状的改变相联系,以期间阐明作用机制。方法1997年6月-1998年6月使用国产胶原酶冻干制品结合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胶原酶注射局部麻醉和影像增强监视下进行。1200U的胶原酶溶于5ml无菌水中,取一半剂量注入每个突出的间盘,注射时间平均为15min。8例患者的12个间盘在注射前后均作双盲法的影像学评价,剂量注入  相似文献   
46.
乙酸化学灭活在肾上腺肿瘤灭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注射乙酸(PAI)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肾上腺肿瘤病人均在CT引导下,用50%乙酸和造影剂注入肿瘤内进行化学灭活治疗。[结果]PAI后9例病人中有6例血压恢复正常,1例血压明显下降,2例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PAI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是肾上腺良性肿瘤不宜外科手术或手术风险大时的一种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运用MRI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海马的容积改变,探讨Ⅰ型和Ⅱ型PTSD患者海马容积改变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0例PTSD患者(其中Ⅰ型13例和Ⅱ型17例)和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1.5超导MR扫描系统对大脑进行MRI扫描,用容积分析软件测量海马和颅腔容积大小并根据颅腔容积的大小,对海马容积进行标准化处理。把Ⅰ型和Ⅱ型PTSD患者海马容积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TSD组Ⅰ型左右海马容积分别为(3289.0±110.3)mm3、(3308.2±98.5)mm3,PTSD组Ⅱ型左右海马容积分别为(3265.1±123.5)mm3、(3288.7±105.6)mm3,对照组左右海马容积分别为(3455.0±132.9)mm3、(3516.3±131.0)mm3。Ⅰ型和Ⅱ型PTSD患者双侧海马容积均较对照组明显缩小(t值分别是2.37、4.20、3.07、4.12,均P<0.05),Ⅰ型和Ⅱ型PTSD患者左右海马容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是0.55、0.48,均P>0.05)。结论:海马可能参与了PTSD的病理生理过程,海马容积的改变对PTSD海马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合理应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优势,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5人,B组30人,均采用预注射或智能跟踪法预测延迟时间,pitch值分别为0.562、1.75,对比剂用量为75~85 m1、35~38 ml.结果 A组3D-CTA图像上动静脉畸形和脑膜瘤明显强化,供血血管、与大血管空间毗邻甚至引流静脉均可清晰显示;B组3D-CTA图像受静脉干扰少,对动脉瘤及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精确延迟时间是CTA成功的关键,针对不同病情设置相应的扫描参数提高了MSCTA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9.
正常男女性兴奋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在色情录像刺激下正常男女性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差异。方法:健康男性和女性各20例,均为右利手,无性功能障碍史,无任何精神、心理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史。用色情录像和非色情录像刺激,每个录像片段60s,每个色情和非色情录像片段之间间隔12s。用GE1.5THD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共扫描7.0min。用3DSPGR-T1WI序列进行全脑轴位扫描作为全脑解剖图。结果:在视听相关的性刺激下,男女激活不同的脑区:①女性双侧杏仁核激活,左侧激活体积为(220.52±17.09)mm3,右侧为(155.45±18.34)mm3,左侧明显大于右侧(P<0.05)。而男性仅左侧杏仁核被激活。②正常男性左前扣带回的激活较女性明显,男性左前扣带回激活体积为(420.75±19.37)mm3,女性为(310.67±10.53)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女性胼胝体压部激活较男性明显(P<0.01),女性激活体积为(473.45±14.92)mm3,男性为(363.32±13.30)mm3。结论:男女性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存在差异,推测男女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不同是这种差异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MRS对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及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后的磁共振波谱(MRS)表现,探讨血肿周围脑组织改变及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组(微创组)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10例,所有病例均于发病后9~11d行常规MR及MRS检查。结果对照组血肿周围NAA/Cr值与对侧相应区的NAA/Cr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较后者降低(12.6±7.4)%,其中4例可见到明确的乳酸峰;微创组血肿周围NAA/Cr值与对侧相对应区的NAA/Cr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较后者降低(7.4±6.8)%;微创组血肿周围NAA/Cr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肿周围NAA/Cr降低反映了血肿周围神经元损伤;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改善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