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了解中学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 SCL-90对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骨干教师进行测试。结果 中学骨干教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测查中 42 .1 %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 ,5 .5 2 %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症状。结论 进一步提高中学骨干教师的心理素质 ,维护他们的心身健康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山柰酚(KMP)对心肌梗死(MI)大鼠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组)、KMP组(给予KMP)、DPQ组[给予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和KMP+DPQ组(给予KMP联合PARP-1抑制剂),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MI模型。各组进行对应药物处理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心功能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蛋白以及PARP-1蛋白表达。结果:与MI组相比,KMP组、DPQ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细胞...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PMN)膜脂流动性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对3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4 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MN 膜脂流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脑梗死组PMN 膜脂流动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001),膜脂流动性改变与血浆MDA 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浆SOD 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MN 膜脂流动性降低在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探讨中性粒细胞膜脂流动性改变与脂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对36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MN膜脂流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脑梗死组PMN膜脂流动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膜脂流动性改变与血浆MDA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浆SOD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MN膜脂流动性降低在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acute isolated pontine infarction,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危险 因素、病因分型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PI患者临 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 料、病因分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生率及预后,通过多 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最终纳入122例AIPI患者,进展组28例(23.0%),非进展组94例(77.0%)。进展组在糖尿病 患病率、入院时吞咽障碍发生率及出院时mRS评分均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展组 病因分型中基底动脉分支动脉疾病(basilar artery branch disease,BABD)有16例(57.1%),小动脉疾病 (small artery disease,SAD)有2例(7.1%),大动脉闭塞性疾病(large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LAOD)有 10例(35.7%),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739,P =0.013)。进展组VBD的发生率为 25.0%(7/28),高于非进展组的13.8%(13/9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67)。相比非 进展组,进展组不良预后比例显著增加(46.4% vs 10.6%,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吞咽障 碍是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610,95%CI 1.461~14.546,P =0.009)。 结论 AIPI的患者,当存在糖尿病、吞咽障碍、VBD、病因分型BABD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进展;吞咽障碍是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AIPI患者预后 不良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动脉溶栓[尿激酶或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再通后残存严重狭窄(狭窄率>70%)的18例急性脑梗死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评估支架定位及血管残余狭窄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月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术后电话或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8±10.37)(6~48)个月。结果 所有支架定位准确,血管残余狭窄率<2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3个月后mRS评分明显改善。1例(5.6%)在术后第4 d仍处于昏迷状态,家属放弃治疗,死于脑干梗死。1例(5.6%)术后10个月出现神经定位体征,但临床表现明显较首次发病轻,复查DSA提示支架处血管闭塞。结论 早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管迂曲所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Twisted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TSSS)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1例特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迂曲所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TSSS)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以探讨导致此类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原因。结果先天血管畸形及血压波动可能是TSSS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包括年龄、糖尿病等原因。结论 TSS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先天的血管畸形及血压的巨大波动可能是其发病原因,年龄、糖尿病等可能也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动脉途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寻找更加有效的依达拉奉使用途径。方法 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14d三个时间点,对比观察应用普通动脉导管及超选择微导管推注依达拉奉与静脉输注之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各种途径的疗效差异。结果各途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性下降(P〈0.05;治疗后即刻疗效评价,静脉输注组有效率为49.33%,动脉推注组有效率为65.67%,超选择推注组有效率为77.27%,三组间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14 d后疗效评价发现,静脉输注组有效率为81.33%,动脉推注组有效率为88.06%,超选择推注组有效率为86.36%,三组间比较发现动脉推注及超选择推注14 d有效率较静脉输液显著提高(P〈0.05),但动脉推注及超选择推注之间14 d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途径明显提高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但普通导管动脉推注更易于操作、更安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特点,比较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机械再通和支架成形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对发病1.5—8h的11例急性腩梗死患者,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造影,给予动脉内治疗;进行血管再通评价,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1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术前NIHSS为6~21。责任血管闭塞6例(54.5%);重度狭窄3例(27.3%);未见异常2例(18.2%)。2例闭塞粗管行闭塞局部尿激酶溶栓,未再通,术后1例出血死亡,1例大面积脑梗死,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5;3例血管闭塞行机械再通后支架成形;1例同侧责任血管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和3例同侧责任血管重度狭窄行狭窄处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均再通,无出血;2例DSA检查未见异常病例仅药物治疗。后3组1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对于闭塞施管机械再通较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可靠,对于重度狭窄血管可行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