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9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10.71±3.10)mmol/L比(9.61±3.19)mmol/L]、血糖波动系数[2.46±0.81比2.13±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绪论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2.
目的评估MCV、MCH、RDW和α-HBDH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大细胞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检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34例、溶血性贫血(HA)16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的MCV、MCH、RDW-CV和α-HBDH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这些指标各自的诊断效率,选择最佳的诊断指标。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CH、HBDH为MA独立预测因子,MCH、α-HBDH、MCH联合α-HBDH的三条曲线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19,0.801。结论 MCH、α-HBDH联合检测对于从常见大细胞性贫血中帮助鉴别诊断出MA是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报道羧化全酶合成酶(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 HCS)缺陷病的诊治及随访情况,了解该疾病的基因突变谱。方法:①采用质谱分析及生物素酶活性测定进行HCS缺陷病的诊断。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进行HCS基因突变分析。③11例HCS缺陷病患儿中10例接受了生物素的治疗(10~40 mg/d),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11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精神萎靡、嗜睡及代谢性酸中毒,10例患儿有皮肤损害。质谱分析血3-羟基异戊酰肉碱,尿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基枸橼酸等增高。生物素酶活性与正常对照者生物素酶活性的比值>30%。②发现4种突变:c.1522C>T(R508W),c.1088T>A(V363D),c.126G>T(E42D),c.1994G>C(R665P)(新变异)。实变频率分别为50%,29%,7%,14%。③10例接受生物素治疗的患儿,1~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2~6月后异常代谢产物多下降至正常。结论:HCS缺陷病以神经系统及皮肤损害、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质谱分析、生物素酶活性测定、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口服生物素疗效显著。突变R508W和V363D可能是中国患儿的常见突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09-612]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踝肱指数(ABI)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并分析其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06例T2DM患者的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ABI<0.9为切割点分成PAD(外周动脉病变)组与非PAD组,并分析比较两组代谢参数。结果 206例T2DM患者中,ABI<0.9者74例,占36%,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率、血压、FBG、2hPG、HbA1c、TG、TCH、LDL-C、尿白蛋白/肌酐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BI是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而高龄、长病程、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8月以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23例急性ACL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54岁。损伤原因:运动损伤5例,交通伤14例,其他原因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d~3周。手术前后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3例均随访10~14个月,平均11.2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40&#177;4)分增加至术后(90&#17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ACL,患者创伤小,合并症少,且可同时处理合并伤,对于早期稳定膝关节及防止膝关节继发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佐治小儿重症肺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全部病例均雏持强心、利尿、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于雾化吸入硝酸甘油.结果:在心衰纠正、气促改善、哆音消失和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硝酸甘油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7.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5 9岁 ,因昏厥跌倒致头部外伤 1天而入院。在行对症治疗时 ,于下午 3时许出现呼之不应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立即行胸外按压 ,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示等电位线 ,予以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1mg 阿托品 1mg ,5分钟后仍成等电位线 ,继以肾上腺素 2mg 阿托品 1mg静注 ,5分钟后 ,仍为等电位线 ,考虑有酸中毒情况 ,对儿茶酚胺不敏感所致 ,予以 5 %碳酸氢钠 10 0ml静注 ,后以肾上腺素 3mg 阿托品 1mg静注 ,3分钟时心电监护上出现缓而低幅的心电波 ,立即静注肾上腺素 ,2mg 阿托品 1mg ,当即出现粗大室…  相似文献   
158.
羟基磷灰石涂层导钉改进钉骨界面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和非涂层的2组导钉,钉骨界面作短期非负重的实验比较.方法特制导钉40枚,其中20枚行HA等离子原浆喷涂,另20枚不喷.成年杂种犬4只,每只犬的胫骨干分别植入5枚导钉,按术后3、6周分成2组.处死后行组织学观察并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力学测试:2组犬中HA涂层组导钉的拧出扭力比非涂层组的大(P<0.01),且涂层组的拧出扭力随植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组织学观察:术后各期HA涂层都无明显降解,HA涂层与导钉结合良好,且HA涂层外都有骨组织与之紧密结合.非涂层组可见纤维织组包裹导钉.结论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改善钉骨界面强度,增加钉骨界面的刚性.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得出我国南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者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症的发病率,总结BH4缺乏症者基因突变和临床转归的研究。方法 对87例HPA者做尿新蝶呤(N)和生物蝶呤(B)分析;对BH4缺乏症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及治疗随访。结果 11例诊断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所致BH4缺乏症,其尿N/B>38,B%<5%,在HPA中其发病率为12%。5例中发现4种PTPS基因突变类型,即P87S、N52S、D96N及G144R(新突变类型)。5例经BH4、L-DOPA及5-羟色氨酸治疗后体格发育良好,4例智商(IQ)70-80分。结论 对所有HPA者需进行BH4缺乏症的筛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0.
【摘要】目的:分析苯丙酮尿症的临床和MRI表现。方法 :用 0 .5T超导磁共振机对 6例临床检查和生化测定已确诊的患儿头颅进行扫描。结果 :MRI在T2 WI上发现两侧侧脑室三角区背上方深部白质内大小不等的片状高信号区 4例 ,额顶深部白质内对称性高信号区 2例 ,其中 1例伴有侧脑室顶周围深部白质内多发小斑片状高信号区。 1例侧脑室三角区背上方深部白质内高信号与侧脑室边缘间有清晰的正常髓鞘化的低信号带分隔 ,其余各例未见此分隔带。结论 :PKU患者颅脑MRI在T2 WI上表现为脑深部白质内片状和弥漫性高信号病灶。MRI检查能揭示颅内病变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