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了解该院近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992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该院99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87株(49.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7.5%、16.7%,两者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00% 、98.5%;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复方黄胺甲噁唑1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245株(24.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5.5%、91.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真菌260株(26.2%),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高度敏感,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定期回顾分析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有利于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B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C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D组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结果 A、B、C、D 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7%,83%,97%,与A组比较,B、C、D组明显升高,且D组升高比B、C组显著(P均<0.05);治疗后B、C、D组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D组效果明显优于B、C组(P均<0.05)。4组均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B、C、D组比A组提高显著,且D组提高比B、C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好,优于单独静滴治疗。  相似文献   
23.
高志强  刘定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665-166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3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率为12.0%,肺部感染主要因素与年龄、意识障碍程度、血糖、慢性肺病等有关;感染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注意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样调查200例江阴市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测量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点围(MA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2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30.0%和32.0%,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营养不良患者残疾程度严重;临床医生应关注脑率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营养状况,粟取规范有效的营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21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口服,101例患者(男65例,女56例),观察组:12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三七皂甙片200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观察2组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后分别检测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5.83%)与对照组相比(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甙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可能与三七皂甙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26.
急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可导致脑、心、肾、肌肉等器官的严重损伤,其中以脑损伤最为严重,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一系列改变,患者在治疗后可遗留认知能力及精神的改变,表现记忆力、情绪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 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各1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而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肾病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1),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NA+组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ds-DNA-组(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的变化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烟雾病患者进行DSA和MRA检查和回顾性分析。结果:DSA能直观、准确表现狭窄及闭塞血管,以及颅底毛细血管网;由于失位相和饱和效应以及小血管流空效应,导致MR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过高评价,细小血管不能充分显影。结论:MRA可提示大血管的狭窄和闭塞,同DSA相结合,可明确烟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HG)注射后发生并发症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学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注射PAMHG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个亚群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健康未注射PAMHG)人群相比较。结果:水凝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在各个时间组变化趋势一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水凝胶组均存在1~7项不等的指标异常。水凝胶组T3、T4、T8、NK细胞、Tn亚群含量、Ts亚群含量在各个时间组均低于对照组;水凝胶组Tm和Tc亚群在各个时间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AMHG作为软组织充填剂注入人体,引起细胞免疫变化,细胞免疫处于增强状态,对机体的长期免疫效应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并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立体定向侧脑室内注入转化生长因子β1,观察不同剂量TGF-β1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TGF-β1小、高剂量治疗组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下降,小剂量与高剂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TGF-β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无明显关系;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