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1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时心电图正常,无已知的冠心病.所有患者行运动试验,异常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依结果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n=69)和对照组(n=88).所有患者记录一般临床指标并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69例(43.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确诊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对照组相比,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3.13±1.55) mg/L比(1.33±0.91) mg/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9.56,95%CI=2.57~35.60,P=0.001)、高敏C反应蛋白(OR=4.54,95%CI =2.47~8.35,P<0.001)和冠心病家族史(OR=0.11,95%CI=0.03~0.34,P<0.001)是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病率增加(P<0.01).结论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处于高危状态,需积极治疗,而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成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此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27例,于胫骨内侧或外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将钢板置于骨膜之外肌肉等软组织之内给予螺钉固定。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 w,平均13.6 w。无骨不连及感染发生,其中1例胫骨远段Ⅲ度开放骨折利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后7 w出现钢板断裂,经取出后应用石膏托外固定3 w痊愈。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防止了骨折端的血运再度受损,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3.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并对照研究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对ASD患儿术后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127例ASD患儿进行心理行为检测。对照组为正常儿童60例。【结果】ASD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SD各组患儿心理行为总粗分及粗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ASD儿童均表现有抑郁、体诉、社会退缩和违纪。心理行为因子异常检出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术后测试,男、女两组心理行为总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男、女两介入组术后总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P<0.05)。【结论】ASD患儿存在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早期治疗以及采用介入治疗方式可较明显改善ASD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原β受体阻滞剂剂量减半组(50例)及全停组(46例),观察患者心衰预后。结果: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5例,好转35例;全停组病情进展25例,病情好转21例,剂量减半组较全停组预后好(P〈0.05)。结论: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减量使用原β受体阻滞剂与停用相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胆囊严重萎缩、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或Calot三角充血水肿、致密粘连瘢痕化等难以操作.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副损伤甚至严重并发症,而以往对此常行胆囊造瘘术。近3年来笔者对此类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对治疗大肠癌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收入的4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4个月跟踪随访,观察中位生存期。结果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5%(2/40)的患者完全缓解(CR),40%(16/40)的患者部分缓解(PR),42.5%(17/40)的患者稳定(SD),12.5%(5/40)的患者进展(PD),总有效率为4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方法,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97.
郑志文  刘丰 《新中医》1996,28(9):41-42
消甲汤治疗甲状腺腺瘤19例郑志文,刘丰,陆素珍主题词甲状腺腺瘤/中医药疗法,@消甲汤/治疗应用笔者近几年来以自拟之消甲汤治疗甲状腺腺瘤1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例患者中,女17例,男2例;年龄30~40岁10例,41~50岁...  相似文献   
98.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静态数据远远不能满足Web开发的需要,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管理动态数据已成为主流.分析比较了5种主流Web数据库访问技术,以实例介绍了ASP.NET访问SQL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加味泻心汤治疗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丰 《新中医》1999,31(7):37-37
我科在1995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38例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采用加味泻心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8岁,16~30岁12例,31~45岁15例,46~78岁11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1例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标本按左右侧肋骨切口高低,随机分为右高左低组(A组)、左高右低组(B组)及低位切口组(C组);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至上胸椎椎体,观察并测量皮肤切口长度、肋骨切口纵向撑开宽度、显露椎体范围、双侧交感神经干、奇静脉弓及胸导管等结构,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改良肩胛深层手术入路皮肤切口长度平均(22.88±1.70)cm;若切除第3肋骨,切口纵向撑开宽度平均(6.10±0.68)cm,能显露T2~4椎体(100%);若联合切除第2肋骨,切口撑开宽度平均(8.08±0.93)cm,能显露T1椎体下2/3~T4椎体(83.3%);若联合切除第4肋骨,切口撑开宽度平均(8.87±0.73)cm,能显露T2-5椎体(100%);若单纯切除第4肋切口撑开宽度平均(6.03±0.53)cm,显露T3-5椎体(100%);交感神经干、奇静脉弓及胸导管等结构在显露过程中出现在相对恒定的位置,术中仔细操作可避免损伤.结论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是显露上胸椎的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显露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