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例发病分别8个月和4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单病例实验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Fugl—Meyer法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平衡功能;用TUGT和MWS分别测定起立行走和10m最大步行速度及在活动平板上的最高速度来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结果:经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后,2例患者的Fugl—Meyer的评分无明显变化;Barthel指数的变化为:能力较低的1例患者变化明显(P〈0.05)、能力较高的另1例患者变化不明显,出现天花板效应;Berg平衡功能有显著提高(P〈0.05);TUGT、MWS及在活动平板上的最高速度提高更加显著(P〈0.001)。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减重步行训练(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BWSTT)是近年来应用于康复领域,对步行能力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但对老年人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BWSTT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康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丹参酮ⅡA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菲醌类衍生物,是丹参发挥脑缺血损伤保护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炎症在脑缺血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免疫细胞、黏附分子、炎性介质等通过诱导或调控脑缺血时中枢神经系统内免疫应答参与发病过程。综述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后炎性反应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丹参酮ⅡA的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经体表定位和经B超引导定位在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经股静脉置管82例进行随机分组,42例采用体表定位法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设为A组,40例在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设为B组。结果:相比体表定位法,B超引导的股静脉置管时间少(12.5±4.7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5%)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5%)高、并发症少(仅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B超引导定位股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在股静脉置管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快速筛查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人群β-地贫常见基因突变位点IVS-2-654(C>T)与-28(A >G)作为研究位点,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其质粒DNA作为模板或基因分型对照,建立基于HRM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等指标进行方法学评价.收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临床疑似β-地贫患者117例,抽取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用该方法进行IVS-2-654(C>T)与-28(A >G)位点的HRM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双向直接测序做比较.结果 建立的HRM技术可对β-地贫IVS-2-654(C>T)与-28(A>G)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未见非特异性扩增片段;不同基因型HRM检测的批内、批间熔解温度(Tm)值的变异系数(CV)均<0.1%;该法最低可检出103拷贝的DNA模板,并可检测低至10%的突变存在.117份临床疑似β-地贫患者样本经该法检测,45份为IVS-2-654(C>T)杂合突变型,9份为-28(A>G)杂合突变型,未发现2个位点的纯合突变型基因;此结果与直接测序所得基因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建立的HRM技术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β-地贫基因突变筛查,并为β-地贫其他突变位点的检测及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等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腱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2组,OPG组与空白对照组.制备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模型,分别于术后3周、6周和12周末每组各处死4只实验动物,取得完整膝关节标本,2只用于光镜下观察骨-腱愈合情况;2只用于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与骨保护素组比较,组织学结果显示:在术后相同时间,OPG组骨-腱结合面有更多的成骨细胞生成.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在术后6周和12周末的生物力学试验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骨保护素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腱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靶向survivin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氟尿嘧啶(5-FU)联用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iRNA转染组及5-FU+siRNA转染组。转染采用脂质体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转录水平;MTT法分别检测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survivin 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明显下降(F=326.78,q=5.78~7.12,P〈0.05)。5-FU+siRNA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1.58%±1.35%,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增高(F=1 293.24,q=15.31~82.26,P〈0.01)。5-FU+siRNA转染组与其他各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F=13 568.68,q=110.47~327.16,P〈0.01)。结论将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并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共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分析 医院自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 月收治的 102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 5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 2 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日常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早期功能锻 炼依从性。结果 1)2 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日常功能评分比较(t=2.033,2.073;P<0.05)。(2)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82.3% (42/51)与 100.0%(51/51),2 组比较(Z=9.365,P<0.05)。(3)2 组患者治疗前依从性比较(χ2=0.025,P>0.05)。2 组 患者治疗后依从性比较(χ2=5.144,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关节镜下治疗,同时结合循证护理,可以改善 膝关节疼痛和日常功能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纵向变化,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并进行4a追踪观察。结果:远视、复性远视散光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正视和单纯近视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散光的轴向较稳定。从各年龄球镜、柱镜均数可看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屈光值逐渐减低。统计得到了各年龄球柱镜的参考值范围。结论:了解各年龄的屈光状况非常必要,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应成为儿童眼保健的重点,且筛查标准应重视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对我国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我国东、中、西部9家县级医院眼科的2019年数据,应用基于马氏距离权系数的改进DS证据理论方法开展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并与经典证据理论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我国县域眼科服务能力区域性发展不均衡,部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存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