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VEGF和NGF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胶质瘤内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5例正常脑组织和20例胶质瘤中VEGF和NGF的表达.结果 VEGF和NGF在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内均有表达.VEGF主要分布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浆,而NGF在胶质瘤细胞胞核和胞浆均有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VEGF和NGF在胶质瘤中的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脑组织,并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Ⅰ~Ⅳ)的增高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NGF在胶质瘤内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脑组织, 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提示VEGF和NGF在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其水平高低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2.
83.
肾细胞癌是易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肺部为最常受侵袭的部位,而转移至马尾神经的情况非常少见。早期常无确切临床症状和体征,当肿瘤生长累及周围神经可出现腰腿痛以及鞍区感觉、括约肌功能、性功能障碍为主的马尾神经综合征,需密切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和MRI等重要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可较快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报道了1例肾透明细胞癌马尾神经转移患者,以加强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辅助诊断及治疗脑室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9月,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对21例脑室感染患者行脑室灌洗、脑室外引流、三脑室底造瘘,并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定期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脑脊液培养及涂片阳性者14例,占66.7%;脑室外引流时间为7~81d,平均21.8 d.去除脑室外引流后行脑室腹腔分流者4例(19.0%).17例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死亡4例(19.0%).结论 神经内镜技术可用于辅助诊断脑室感染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41岁,突发左上肢无力2周。查体:左上肢上臂肌力Ⅲ级,前臂肌力Ⅰ级,手指肌力0级。CT:右额叶混杂密度占位病灶,肿瘤卒中可能;MRI:右额叶长T1、长T2占位病灶,血肿可能;DSA:未见血管畸形、动脉瘤。采用神经内镜探查:在病灶邻近颅骨钻孔一个,直径1.0cm,导入内镜,见不凝陈旧血液从内镜流出道涌出,打开冲洗通道,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应用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治疗脑囊虫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行神经内镜、立体定向等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9例单纯神经内镜下嚢虫摘除, 7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完成, 2例行透明隔造瘘并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完全切除病灶, 2例三脑室内嚢虫术中1例出血未取出囊虫, 另1例发现嚢虫移位致侧脑室后份无法取出.术后随访2月至5 a, 所有病例未发生新神经功能损伤, 16例术前症状消除, 3例脑电图有癫痫波, 1例癫痫大发作, 1例部分性癫痫发作.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脑囊虫病创伤小,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Hunt-Hess病情分级,0级11例,Ⅰ级7例,Ⅱ级30例,Ⅲ级25例,Ⅳ8例,Ⅴ级1例;SAH患者早期(≤3 d)手术21例,中期(4 d~2周)手术15例,延期(>2周)手术35例.患者出院时疗效按GOS分级标准进行预后评定.结果 82例患者共发现85个ACo AA并全部夹闭,同时切除动脉瘤3个,穿刺及切开清除血栓11个.术中15个(占17.6%)动脉瘤发生再破裂.术中临时阻断73例次,最短阻断时间2 min,最长达40min,平均9.26 min.根据GOS评分,总预后良好率79.3%(65/82),轻残率12.2%(10/82),重残率3.7%(3/82),植物生存率0%,病死率4.9%(4/82);其中,早期、中期和延期手术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5.7%、73.3%和82.3%;0级~Ⅴ级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0.9%、85.6%、86.7%、84.0%、25.0%和0.0%.55例患者出院时或出院后3月内复查DSA或CTA均证明瘤蒂夹闭或动脉瘤消失,50例自术后随访4月至7 a,1例动脉瘤复发.失访32例.结论 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是获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翼点入路可以满足不同瘤体指向、位置、大小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且夹闭瘤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易行、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在具备手术条件下,前交通动脉瘤无论病情分级高低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颈椎管内外肿瘤手术中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管内外肿瘤2l例(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5例,神经纤维瘤4例),20例在切除肿瘤后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移植,1例未行固定及植骨。结果本组21例均后路一次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平均随访13月(3~38月),肿瘤无复发;术后脊髓损伤无加重,随访ASIA分级提高1~3级.无血管、神经并发损伤;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移位,固定效果满意,相应植骨部位均形成骨性融合。结论切除颈椎管内外肿瘤后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可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气压损伤后,钠-钾-氯共转运体( NKCC)、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对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气压损伤组、布美他尼处理组和p38-MAPK抑制剂( SB203580)处理组。布美他尼和p38-MAPK抑制剂均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30 min后再进行气压损伤。损伤后3 h观察细胞水肿情况,并对AQP4的表达情况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压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细胞明显肿胀,布美他尼和p38-MAPK抑制剂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较气压损伤组减轻。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布美他尼处理组和p38-MAPK抑制剂处理组的AQP4表达均较气压损伤组低(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气压损伤后,AQP4表达上调受NKCC的影响,以及p38-MAPK信号途径的调节。通过抑制NKCC的活性和p38-MAPK信号途径的激活,可降低气压损伤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上调,减轻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和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行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对75例偏头痛患者利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行眶上神经、耳颞神经、枕大神经阻滞治疗,随访6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疗效,并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神经阻滞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治疗后6个月,75例患者中优72例,良3例,其治愈率为96%,有效率为100%.结论利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行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经济、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