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在损伤脊髓内的迁移分布与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用NYU-impactorⅡ装置以10 g·25 mm损伤大鼠T10脊髓,1周后将急性分离、纯化、鉴定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大鼠OECs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及其首尾两侧,OECs的移植量为90 000/μl.在移植后13周时间内,镜下定性观察OECs在冰冻切片上的迁移分布特征,然后对其分布面积和长度进行半定量观察.脊髓运动功能用BBB评分法测定.结果 移植后早期OECs主要聚集在移植部位,并逐渐向周围迁移扩散,但主要沿脊髓纵轴向首尾方向扩展,脊髓空腔内也可见移植的OECs.OECs的分布面积和长度分别由术后1周时的1.33 mm2和4.23 mm逐步扩大到13周时的3.30 mm2和7.68 mm.与此同时,大鼠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也得到逐步恢复.结论 OECs植入挫伤脊髓后可以迁移游走,且与大鼠脊髓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ECs in injured spinal cord and discuss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function. Methods The rats were contused by a force of 10 g · 25 mm with NYU-impactor at T10 level. The OECs acutely isolated from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 rats were purified, identified and then transplanted into the injured site and the rostral and caudal parts of the spinal cord one week after injury, with total volume of the transplanted OECs for 90 000/μl. Within 13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ECs were qualitatively observed on the cryo-sections under fluorescence light microscope. The area and the length of OECs distribution were semi-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The locomotor fun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was appraised by BBB score. Results OECs were located collectively in the transplanted site at early stage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n spread gradually mainly along the long axis of the cord. OECs could be found in the cavity of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The area and the length of OECs distribution were increased from 1.33 mm2 and 4.23 mm respectively at one week to 3.30 mm2 and 7.68 mm respectively at 13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locomotor function was gradually improved. Conclusion OECs can migrate within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as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covery of locomotor function.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的65例垂体腺瘤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泌乳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8例,促甲状腺素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12例,混合性垂体腺瘤9例,无功能腺瘤7例,对58例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术前与术后1 a激素水平改变进行t检验。结果所有65例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垂体腺瘤均全切,无死亡病例。术后6月、1 a均规律随访。术后垂体激素41例完全恢复正常,14例明显好转,10例无明显变化,58例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术后1 a激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下降、视野改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脑脊液鼻漏5例,其中1例发生颅内感染,垂体功能低下4例,尿崩6例,给予相关治疗后均痊愈,术后6月、1 a随访复查鞍区MRI+增强均未见垂体腺瘤复发。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为微侵袭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入路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体现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治疗理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适应症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4.1-2018.10我院收治的19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n=115)以及保守治疗组(n=78)。分析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适应症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过程中,手术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比保守组严重。治疗后2周,两组受试者的上述评分显著改善,P0.05.发病24h以上以及出血量40mL以上者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比保守治疗好,P0.05.出血量40mL以下经保守治疗效果比手术治疗好,P0.05.发病24h之内病患经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的SF以及NES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周以及2周的NES分数明显降低,手术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1周患者血清中的SF值明显比治疗前高。和手术组相比,保守组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2周血清内的SF有所降低,手术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相较于保守组,手术组的生活质量分数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的效果相较于保守治疗来讲更为显著。且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但值得说明的是,当接诊患者后,应当依照病患具体出血量和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治疗结果,以促进患者疾病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2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和非运动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大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AN)的逐渐丧失,表现出静止性震颤、强直、姿势不稳定和运动迟缓等主要特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相似文献   
25.
病例报告 患者女,12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8年入院.患者自4岁始经常发作性头痛,无四肢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仍反复发作.与同龄人相比,智力略低,无家族类似病史,无头颅外伤史.查体:脑神经检查及躯体运动和感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SACs)的分型方法及其相应神经内镜造瘘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按SACs内侧囊壁与外侧裂的关系分为三型:Ⅰ型,SACs内侧囊壁位于外侧裂外1/3;Ⅱ型,SACs内侧囊壁位于外侧裂中1/3;Ⅲ型,SACs内侧囊壁位于外侧裂内1/3或邻近脚间池。Ⅰ型和Ⅱ型采用神经内镜囊肿-外侧裂造瘘术,Ⅲ型采用神经内镜囊肿-脚间池造瘘术。结果 本组收集SACs 34例,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21例。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IACs。术后随访14~38个月,平均20.2个月,SACs体积缩小率、症状缓解率及术后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发生率分别为68%、38%和12%。Ⅲ型SACs术后体积缩小率和症状缓解率均明显优于Ⅰ型和Ⅱ型(P<0.05);ⅲ型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ⅰ型和ⅱ型(>P<0.05)。>结论 Ⅲ型SACs应首选神经内镜囊肿-脚间池造瘘术,Ⅰ型和Ⅱ型的囊肿-外侧裂造瘘术效果不佳可能与患侧外侧裂发育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7.
大范围椎管内外感染并脑脊液漏临床并不少见,但治疗非常棘手。笔者于2009年6月~2010年9月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7例大范围椎管内外感染并脑脊液漏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8~65岁。所有病  相似文献   
28.
【摘要】 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是一种发生于动脉壁肌组织的特发性、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导致中小动脉狭窄。FMD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也见于男性和儿童。该病最常侵犯颈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肾动脉,肠系膜动脉、主动脉、上肢动脉、下肢动脉、冠状动脉等也可受累。颈动脉FMD在临床上不常见,容易漏诊和误诊,其常表现为颈动脉狭窄,且可伴头颈部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脉夹层和动静脉瘘。颈动脉FMD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现就目前国际上对颈动脉FMD的最新认识及相关争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51例进行显微手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11±6.6)个月,GOS评分:疗效好35例,轻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运用微血管Doppler检查及尼莫地平浸泡术野能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在猕猴吗啡成瘾过程中,其大脑前额叶腹侧是否参与了成瘾过程.方法 用只健康的猕猴建立吗啡成瘾动物模型.在随后的给予吗啡过程中,分别将猴子置于两个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吗啡"效应期"(给药当时即测)和"后遗效应期"(打药后12h时测)的EEG记录,连续测10天,观察成瘾过程中EEG各频段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效应期时,吗啡对β、γ高频段功率活动的影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δ、θ低频段功率活动的影响则相反.后遗效应期时,吗啡对δ、θ和α低频段功率活动的影响呈现出随给药天数的增加而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对β、γ频段功率活动的影响则相反.结论 ①猕猴的大脑前额叶腹侧参与了吗啡的成瘾过程.②EEG各频段的功率变化可作为反映吗啡成瘾过程的一个电生理指标.③本实验结果对于系统研究在成瘾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对成瘾者进行脑功能评价、临床戒断治疗和药物开发,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