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严重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手术治疗的方法、植骨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11例,用钢板固定加大块自体或异体骨移植5例,钢板固定加钛网固定自体或异体骨粒移植6例,术后早期予以CPM功能锻炼。结果:用钢板固定加大块自体或异体骨移植5例,随访11~39个月,平均25个月,出现钢板折断2例,愈合时间平均15个月。钢板固定加钛网固定自体或异体骨粒移植6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20个月,无钢板折断,愈合时间平均9个月。一期愈合9例(81.8%)。结论:对股骨髁上骨折伴大块骨缺损治疗,符合局部解剖需要的良好的内固定、有效的植骨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年龄66~94岁,平均76.3岁,所有患者至少合并一种以上系统性内科疾病。结果56例中,4例术后6个月死于基础内科病,其余全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创伤性髋关节评分系统):优28例、良22例、差6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伴有系统性内科疾病的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深化中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在读一、二、三年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共813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CTDI-CV总分为(285.09±24.65)分,表明其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但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在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得分为30-40分,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提高。3个年级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亚类测评≥40分所占比例比较,"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职护理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年级学生应给予针对性评判性思维教育。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血栓抽吸能否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分为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7例(A组)、PCI+盐酸替罗非班治疗20例(B组)、PCI+血栓抽吸治疗18例(C组),比较三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结果 A组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4例(23.5%),B组1例(5.0%),C组1例(5.6%)(P<0.05).与A组比较,B、C组ST段70%回落发生率升高,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TnI)峰值水平下降(P<0.05).结论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血栓抽吸可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慢血流或无再流现象.  相似文献   
55.
针对某院创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采用SWOT法对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通过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为战略重点的SWOT策略,并着重就该院规避劣势、防范威胁,解决"短板"问题,提出创建三级医院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西部 ,人口 16 0 .6万 ,自然环境普遍缺碘 ,是碘缺乏病重病区 ,为查明全市近年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及流行现状 ,于 1999年 5~ 6月开展了碘缺乏病流行及防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在全市 35个乡、镇、办事处按东、南、西、北、中 5个方位随机抽取 5个乡、镇各 2所小学 ,全市共抽取 10所小学作为该次监测单位 ,每校随机抽取 8~ 10岁儿童 ,用触诊法和 B超检查甲状腺 ,采集 8~ 10岁年龄组学生 180人份检测尿碘含量 ,另采集每校儿童家用食用碘盐 4 0份 ,共计 4 0 0份进行碘量定量检测。2 结果2 .1 甲状腺…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住院分娩的7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71例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45例63.38%;胎盘因素19例26.76%;软产道损伤因素4例5.63%;凝血功能障碍3例4.23%。54例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1例因合并DIC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1例行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5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流产和多次妊娠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水囊宫腔填塞是治疗产后出血及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介入治疗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斑有显著止血效果。对经保守治疗措施无效者,应施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5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骨质疏松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990年前施行并获2年民认上随访9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对术后假体柄周围骨反应,尤其是股骨大粗隆处骨质疏松的原因,以及骨反应与疼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骨反应与假体在髓腔内的稳定及应力分布有关,由于Moore型人工股骨头的柄较细,有颈托,负重后应力集中在股骨矩上,导致股骨上粗隆处应力明显减弱,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股骨大粗隆质疏松还与使用骨水泥及大粗隆处切骨过多等因素有关,分析中发  相似文献   
59.
背景:近年来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已经成为是全髋关节置换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Vancourver B1型骨折因为股骨柄假体稳定同时无明显骨缺损,目前多主张积极行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Synthes线缆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采用Synthes线缆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18例全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女10例,男8例;年龄45-80岁,平均(62.67±8.67)岁。治疗后第1,3,6个月复诊,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良, 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8例获得随访6-43个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9.06±4.04)周。18例治疗前Harris评分为(22.3±3.6)分,治疗后第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提示Synthes线缆系统能最大程度恢复股骨正常解剖结构,操作简便,损伤小,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是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0.
男,34岁,农民。因右大腿下段肿痛1年余入院。于4年前因右股骨下段骨巨细胞瘤在我院行刮除植骨,术后复发。检查:扶拐行走,右股四头肌萎缩,膝上10cm处大腿周径右32cm,左37cm,右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右大腿下段内侧可触及4×4×3cm肿块,质较硬,无压痛,局部皮温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