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新视角──“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学术讨论会综述马国柱美学植根于哪里?美学将向何处去?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美学工作者们十分关注的焦点。审美本身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愉悦身心的活动,是任何人(包括人民大众)都享有的自由“权力”。尤其是在商...  相似文献   
32.
美感的意义     
何谓美感?辞书里云:美感是人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愉悦。它明令美感是在人与事物之间产生的,人的欣赏活动是美感产生的关键。有美才有感,有感才有愉悦。这是欣赏者必定无疑的结论。但有一点人们不该忘记,人类为争美而动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西方人有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而献身的传说,中国有女朗补天等与自然搏斗的故事等,故事传说告诉今人,美与美感是对历史的诠释。然而,美感又确确实实是人类的一个胜利,即使人类在自身面对着难以超越的困难时,其认识能力,其思想都可以为美的事物而发一种感想,为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的…  相似文献   
33.
研究老子美学,必须基于其道论。本文总结了学界研究老子美学的方法,提出了研究老子美学的四个基点。  相似文献   
34.
道与入生的关系是老子思考的主题。本文以此为基点,从道与事物、道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无为之道对无为之入生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5.
论编辑主客体的价值关系马国柱(辽宁大学学报)1.编辑主客体的哲学规定。研究编辑主客体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概含了编辑主客体问题。在目前对编辑工作的研究中,已有人提出编辑主客体问题,并认为,编辑主客体就是在编辑工作中活动的主客体,主...  相似文献   
36.
审美符号论     
从符号学视角研究审美活动,是对审美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的新探索,这种研究方法为美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审美符号构成了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客体,因为审美活动象人类的其它认识活动一样,是由主体与客体共同参与的,不过,  相似文献   
37.
论造型艺术符号的审美特征马国柱造型是劳动的产物。一般说来,最初的造型诞生于原始人类初存的时期,人类在战胜自然灾害的过程中,粗野的造型延长和维系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此时的造型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工具如石斧、石镰、木制工具等上面。正是这些看来恰似简...  相似文献   
38.
从符号学看审美主体与符号客体的价值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号学肯定了主体与符号客体之间的意向性关系。在审美活动中,符号作为客体的自由形式,以表现主体的生命情感,与表现事物抽象性质和主体理性功能的符号形式相区别,并在主体的审美能力制约下,与审美主体相互作用,产生了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39.
在老子的思想中 ,“道”与“德”是两个最基本的价值概念 ,“道”展示了老子思想中宇宙观的总体 ,“德”充斥了宇宙观的核心。而宇宙之总体与核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叫做“玄德”的人生自由美 ,即人的生命的无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