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新的社会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人现在是并且将永远是进步的主要动力,进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科瓦连科强调指出,科技革命条件下工人阶级发生的变化,并没有取消它作为社会领导阶级、当代历史主要主体的作用。在苏联,工人阶进一步发展,集体农民、劳动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越来越按近,苏联社会的社会同质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突出贡献者的专门奖励,凸显组织对能力水平的重视、对人才的珍视,破格提拔是合情且合理的,但"格"的突破终究意味着对常态的改变,是特别之举,在实施过程中稍有偏差就容易引致行为取向的偏离,即破格异化为"出格"。这就需要领导者以原则性确保破格合规、以规定性确保破格合矩、以规律性确保破格合理、以务实性确保破格合情。具体而言,应突出贡献为先,以业绩论英雄;制度原则为限,以公正保客观;模范效应为主,以行动评能力;大众认可为首,以口碑定先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实践与实践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制度,由此也产生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 程的“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建设实践形态。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特 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 此,社会主义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客同观现实条件的改变而“更新”存在的形式,才 能永葆生命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5.
1989年6月6日至7日,就这个问题在列宁格勒举行俄罗斯邦高教部研究唯物辩证法问题理事会扩大的例会。大多数会议的参加者所持的出发点是,思维辩证法修养的规定性,只有在最广泛的社会历史联系中,才能被揭示。  相似文献   
16.
苏联学者克柳奇尼科夫揭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内容。他指出,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表现在政治斗争的实践中,这要比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论证早得多。争取改变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民  相似文献   
17.
美国辛辛那提市大学学者济纳姆(?)在这本书中研究了生活质量这一完整的溉念、福利的层次和程度。他论证了作为高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之一的经济福利的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的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加强,人在社会中活动的动因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成了越来越迫切的问题。从现代历史经验的观点来看,关于活动的类型和趋势是由外部条件机械决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房地产企业实际,提出了房地产项目评价指标集,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理想解法项目排序多层次评价模型。由于在该模型中采用了熵权,从而避免了多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通过将该模型在某大型房地产企业项目评价中的应用,得出其项目的优劣排序,为该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跨国水污染是当前危害国际公共安全,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新问题,其危机的发生既有追求经济利益至上的主观原因,也有制度建设滞后的客观原因。因此,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来讲,就须认真弄清跨国水污染社会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从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和建立长效危机应对管理机制方面来预防和应对此类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