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改革开放以来的阶层分化带来的价值范式的嬗变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视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文本提供了启发性的阐述,"掌握群众"、"理论要说服人"、"理论要彻底"渐次勾勒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需要遵循历史性、整体性、客观性和辩正分析的原则,才能对其历史性地位获得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新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功能行政化向功能政治化的转变,呈现出由体制困局向科学定位、行政惯性向政治核心、职能划分向制度创新转变的路径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从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审视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他从所有制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计划制定和对价值规律等资本主义范畴的认识等四个方面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他反思的一些积极成果和部分不足为中国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某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动力模型的设定上主要存在有公共选择与政治权威的契合模型、利益博弈的非纳什均衡模型和外生变量模型。后改革时期的动力缺乏持久的张力,主要缘于改革理念的滞后和形成改革动力的制度化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创设好的制度环境和促进改革动力的多元化是下一步改革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朱耀斌 《理论界》2004,(2):65-66
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但是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初始制度安排、特点和改革路径表明,控制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其初始逻辑应当是从公司外部的制度环境、监督机制上加大治理的力度,以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湘军肇兴是晚清历史的一个重要拐点。其以宗法纽带为依托、以“礼”治军为核心价值、以道德权威为维系的组织架构对于整个晚清社会解组带来的社会偏差以及国家认同产生了催化性影响,为民国时期的政治流变预设了结局。  相似文献   
17.
朱耀斌 《晋阳学刊》2022,(2):134-141
蔡和森作为建党的早期先驱,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具有鲜明的湖湘文化渊源与精神气质,在大革命的历史场域下形成了“改造世界与中国”、自奉为“极端马克思派”和“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理路,展示了蔡和森坚持原则重于私情、党性高于个性、责任胜于安危的品格魅力,为推进新时代共产党员精神风范建设树立了丰碑和典范。  相似文献   
18.
晚清湘军人物在追求“圣贤-豪杰”的理想人格框架下不避个性与私情,在晚清政局变幻和同治中兴中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分别在个性与合作、守道与救时、忠诚与血性、疏狂与狷守四个方面诠释了湘军人物的理学气派、地域特色与个性魅力,为总体解释晚清史提供了一个文化心理的分析视角,全方位展示了晚清湘军人物的乡贤气象、公义私情和晚清政治面相,但终究无法阻止晚清政治的衰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律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结构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路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度管理的统一,以及解构与构建的统一。加强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律性研究,是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20.
进城农民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进城农民的产业链构建正是其立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湖南娄底市进城农民的产业链构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进城农民产业链构建的现状及特点,深入分析了造成进城农民产业链构建困境的原因,以期对破解农民产业链构建难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