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农业科学   4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为探明覆膜滴灌条件下优化水分管理对水稻光合特性及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以‘T-43’(抗旱性)和‘新稻1号’(干旱敏感性)为试验材料,生育期内设8 670(W1)、10 200(W2)和12 000 m3/hm2(W3)3个灌水量处理,测定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水稻叶片生长、光合荧光特性、根系内源激素、水分利用效率(WUEy)及籽粒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W3处理相比,W1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的比叶重(SLW)、叶面积指数(LA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下降,根系脱落酸(AB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W2条件下‘T-43’在抽穗期SLW和ABA含量较W3增加10%和90%,但高效叶面积率、叶绿素a和b含量、Pn、Tr、非光化学淬灭系...  相似文献   
422.
试验旨在研究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长特性及全株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黑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小黑麦品种(系)均完成了生育周期,生育期在118~148 d。小黑麦鲜、干草产量分别为20.00~27.55 t/hm2、11.14~16.55 t/hm2。T-138鲜、干草产量最高,T-133蛋白质产量最高。小黑麦的干、鲜草产量与植株分蘖数和枝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株蛋白质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与鲜干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T-133和T-138小黑麦品系综合性状较优,在试验区适应性表现较好,可作为陇中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开发。  相似文献   
423.
近几年伴随农机数量的与日俱增,大力普及并应用农机节油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推广并应用农机节油技术不仅可以推动农业朝着稳定良性的方向发展,还能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应用并输出农业资源。系统了解农机节油技术的应用后,加强推广宣传节油技术的力度,围绕节油技术组织策划各种不同的专题培训活动,让更多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合理运用节油技术,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扩大节油技术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424.
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抗旱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T-43(常规早粳抗旱型水稻)和新稻1号(常规早粳旱敏型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W1 (115.44 L/盆)、W2(98.12 L/盆)、W3(83.41 L/盆)3个滴水量处理,研究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不同滴水量对水稻根系形态、分布、根冠比、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W1处理下,抽穗后20 d各土层T-43品种根长密度(RLD)、根表面积密度(SAD)、根体积密度(RVD)较W2、W3处理分别提高了22.8%和33.1%、21.8%和37.7%、27.7%和32.8%,新稻1号则分别增加80.2%和53.2%、63.3%和88.9%、95.0%和32.3%。W2处理下,抽穗期T-43 RLD和SAD的β值较W1处理分别提高了0.4%、1.7%,新稻1号则分别增加0.3%、1.1%,其中抗旱型品种T-43在0~40 cm 根长密度(RLD)及比根长(SRL)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2%~55.2%,1.6%~29%;在40~60 cm 根表面积密度(SAD)、根干质量 (RDW) 和平均直径(AvgDiam)分别增加了7.2%~13.8%、1.9%~3.0%、8.8%~9.4%,从而维持了T-43在滴水量比W1处理少17.32 L/盆的W2处理下,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W1差异不显著,WUE提高4.5%,而新稻1号随滴水量的减少产量及WUE分别降低了28.3%~79.8%和15.2%~71.7%。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稻0~20 cm浅层根系各形态指标与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WU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大于20~60 cm深层根系。综上,水稻根系形态学指标与产量、WUE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通过适当减少滴水量 (15%左右) 调控作物浅层根系分布情况,促进抽穗后20 d根系发育,在不显著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生产上还应根据水稻品种对水分响应特性的不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以达到更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5.
为探索发酵菌剂在巨菌草青贮中的效果,以不添加任何菌剂为对照,研究了3种发酵菌剂(EM菌液、聚能发酵剂、酶菌复合剂)对巨菌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巨菌草中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品质,使巨菌草青贮饲料pH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减少,营养成分得到较好的保存。其中以每1 t 巨菌草揉丝原料添加2 L EM菌液处理组效果最好,不仅降低了巨菌草青贮饲料的pH,而且提高了粗蛋白含量,是3种供试发酵菌剂中的最优菌剂。  相似文献   
426.
刘梦洁  刘道  梁飞  李全胜  王国栋  贾宏涛 《玉米科学》2023,31(2):97-105,115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不覆膜(T0)、出苗后揭膜(T1)、第二水前揭膜(T2)、第三水前揭膜(T3)、第四水前揭膜(T4)和不揭膜(T5)处理,测定玉米生长指标,研究揭膜时期对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揭膜对玉米的生长影响不一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揭膜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小;对在抽雄期至成熟期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影响较大,其中T3处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T0处理。适时揭膜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其中,T3处理实收产量最高,较T0、T5处理分别增产25.46%和7.63%。将玉米实收产量(y)与揭膜时间(x)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方程为y=-0.352 9x2+58.677x+12 074,R2=0.819 8;最高理论产量为14 513.07 kg/hm2,最佳揭膜时间介于第三水和第四水之间。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北疆地区滴灌玉米最佳揭膜时间应在第三水至第四水之间,即六月底至七月初。  相似文献   
427.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H值随树龄增加无确定的变化规律;土壤全磷含量随树龄增加按幂函数衰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随树龄增加按Logstic模型变化;交换性镁含量随树龄增加按幂函数递增;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按幂函数衰减,土壤全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无确定变化规律,但土壤pH值随深度增加按幂函数增加。与撂荒地相比,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增加了46.4%~317.9%,18.7%~234.5%,174.8%~290.3%,19.7%~53.3%,0.6%~54.7%,74.1%~102.6%,6.0%~47.1%和83.7%~114.2%,速效钾则出现了表面富集化现象。表明油松林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428.
为了给临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方法、突破试验不能转化为临床这一瓶颈,试验通过使用单一小分子化合物Forskolin调控小鼠成纤维细胞命运的方法,使其重编程为神经元,并进行了RT-qPCR、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经诱导后的神经元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形态;RT-qPCR结果显示神经元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成纤维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神经元的神经元相关蛋白TUJ1、MAP2的表达呈阳性。说明使用Forskolin替代转录因子在体外可以实现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应用此成果可在临床治疗上避免外来遗传物介入导致的致瘤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429.
筛选适合在甘南州高寒区人工草地建植和草原补播应用的优势草种,以保证草地的越冬性能和草地的持久性。在夏河县旱作雨养条件下对10种多年生牧草的长势、株高和越冬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种牧草的长势、株高、越冬率差异较大。生育期有4种牧草长势优良、越冬性好,越冬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垂穗披碱草(93.5%)、无芒雀麦(92.3%)、扁穗冰草(78.2%)、长叶车前(52.3%),紫羊茅、苇状羊茅、高冰草、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则不能越冬。刈割时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的株高较高,分别为23.4、22.4 cm,显著高于其他8种牧草。综上,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长势优、越冬率高,可作为优势草种在甘南州建植人工草地或草原补播时使用。扁穗冰草和长叶车前长势优,可部分越冬,可作为辅助草种在建植人工草地或草原补播时利用。  相似文献   
430.
为探索发酵菌剂在巨菌草青贮中的效果,以不添加任何菌剂为对照,研究了3种发酵菌剂(EM菌液、聚能发酵剂、酶菌复合剂)对巨菌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巨菌草中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品质,使巨菌草青贮饲料pH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减少,营养成分得到较好的保存。其中以每1 t 巨菌草揉丝原料添加2 L EM菌液处理组效果最好,不仅降低了巨菌草青贮饲料的pH,而且提高了粗蛋白含量,是3种供试发酵菌剂中的最优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