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方正银鲫微卫星序列的筛选及PCR扩增产物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了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k)]部分基因组文库,并采用非影印的方法将转化子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用人工合成、并经放射性同位素[γ-^32P]ATP标记的(CA)15探针对构建的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获得137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得到微卫星序列130个,其中完美型、非完美型、混合型分别占64.3%、16.9%和18.8%。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mmer5.0进行引物设计,得到引物103对。合成30对引物,随机选取其中5对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这5对引物均可以稳定扩增,并且观测杂合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2.
转牛(羊)生长激素基因工程鲤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出转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实验鲤鱼一万余尾,筛选出生长速度快,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鲤鱼143尾,遗传实验证实外源基因可遗传给后代,经池塘生长实验证明于代仍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直接注入鲤鱼受精卵及确定了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等构建转基因鱼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3.
转基因鲤与普通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转生长激素基因鲤与普通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 haematopterus)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水分、Ca、Mg、Zn、Fe含量以及氨基酸种类与含置进行测定。经比较分析得出:转基因鲤与普通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52%,和17.4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55%和2.83%、灰分分别为1.29%和1.23%、水分分别为78.85%和78.27%、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54%和16.7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0%和7.83%,经统计分析,二者均无显著差别,在所测定的4种元素中,其含量虽高于普通鲤鱼,但经数理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别,说明外源基因的插入对转基因鲤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4.
磁珠富集法筛选白鲢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白鲢(Hypophthalmichtys molitrix)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从血液中提取白鲢大片段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部分消化,使大部分片段介于400~900bp,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回收.在筛选的基因组片段上连接1个20bp的双链接头,构建白鲢全基因组PCR文库,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A)15进行筛选,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获得含有微卫星的单链序列;将这些序列通过PCR扩增,连接pGEM-T载体,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得到一个微卫星序列文库;又经同位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A)15进行第2次筛选,获得149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获得微卫星序列138个,这可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 5.0设计引物81对.  相似文献   
135.
凡纳滨对虾微卫星DNA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凡纳滨对虾的部分基因文库,用放射性同位素[y-^12P]ATP标记的(CA)15(AT)12(AG)12、(AAT)8、(AAG)8做探针筛选阳性克隆。共获得微卫星序列152个,其中二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G)a〉(AC)a〉(AT)a,三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AT)a〉(CAT)a〉(AAG)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3.0设计引物105对。选择合成10对理论上易出现影子带的引物,筛选后用31个凡纳滨对虾个体对这些引物进行了评估,结果10对引物中有8对引物能扩增出谱带,其中1对扩增产物出现影子带,1对扩增产物为单态.有6对扩增产物出现多态。  相似文献   
136.
几种鱼类的受精卵注射外源基因后孵化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显微注射方法,将融合基因(鲤MT启动子基因与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分别导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 haematopterus和鲫Carassius aurautus gibelio的受精卵中,注射外源基因后受精卵的孵化率分别平均为6.4%、34.0%和35.70%,按孵出的鱼苗数计算成活率,分别研究了各实验中注射后3种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经t值检验,鲤与鲫注射后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而与虹鳟受精卵的孵化率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显微注射在这几种鱼受精卵上的转基因孵化效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7.
磁珠富集法制备翘嘴红鲌微卫星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强亲和性原理,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与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发翘嘴红鲌基因组微卫星资源。结果表明,从1400个菌落中筛选出613个阳性克隆,占38.31%。将288个进行测序,得到262个(94.44%)含有微卫星序列的克隆, 其中含有微卫星座位280个。完美型204个,占72.86%;非完美型49个,占17.5%;复合型27个,占9.64%。设计获得243对微卫星引物,合成50对经PCR筛选,结果30对引物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12对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究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slc26基因家族在Cl、HCO3等阴离子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瓦氏雅罗鱼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lc26家族进行了基因鉴定、表达及进化分析。利用同源比对的方法,从瓦氏雅罗鱼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slc26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瓦氏雅罗鱼的6条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slc26a1、slc26a2、slc26a3.1、slc26a3.2、slc26a4、slc26a5、slc26a6、slc26a6l、slc26a10和slc26a611。系统发育和模体分析显示,slc26a3.1、slc26a3.2和slc26a4同源性较高,slc26a5、slc26a6和slc26a6l同源性较高,slc26a1、slc26a2和slc26a10同源性较高,而slc26a11与其他9个基因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单独聚类;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显示,50 mmol/L Na HCO3碱度胁迫下瓦氏雅罗鱼slc26家族不同成员呈现出...  相似文献   
139.
斑马鱼SSLP标记检测鲤鱼种间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500对斑马鱼SSLP标记引物对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和柏氏鲤(Cyprinus Pellegrini pellegrini Tchang)进行种间遗传差异分析,共发现110个斑马鱼标记在鲤鱼种间表现出差异,故可作为黑龙江野鲤和柏氏鲤间的分子标记,也可作为建立遗传连锁图谱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0.
利用RAPD技术对绥芬河水系三块鱼属 (Tribolodon)的金滩头、黑滩头和雅罗鱼属的东北雅罗鱼 (Leucis cuswaleckiiDybowsk)进行属间、种间遗传物质相似性分析。样品取于溯河生殖洄游期 ( 4~ 6月 )。结果表明 ,金滩头和黑滩头种间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差异显著 ,平均带纹相似系数为 0 .3 0 ,遗传距离为 0 .70。东北雅罗鱼与金滩头和黑滩头属间的平均带纹相似系数分别为 0 .13和 0 .16,遗传距离为 0 .87和 0 .84。根据绥芬河水系金滩头和黑滩头间的遗传距离 ( 0 .70 ) ,将二者划分为 2个不同物种 ,即珠星三块鱼 (TribolodonhakonensisG櫣nther)和三块鱼(T .brandtiDybowsk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