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平均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8、0.6144和0.5182。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重、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平均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重、株高、第1穗节位茎粗、果肉厚对平均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52.
2020年7月和11月,在淮河流域的南四湖即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34°60’~35°14’N,116°68’~117°23’E)的上级湖(鲁桥)、湖中(二级坝)和下级湖(韩庄)设置3个采样点,用多网目复合刺网、地笼网、网箔、拦网采集鱼类样本,并定期走访采样点附近的渔船码头、跟随采样点附近的捕捞渔船等现场补充调查,分析和研究该水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为填补南四湖鱼类研究的空白,完善南四湖生态保护内容和渔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夏秋季该水域共发现鱼类45种,隶属于7目14科34属,包括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刀鲚(Coilia nas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等主要经济种类,鲫为绝对优势种,其他优势种类因网具选择性而差异较大。二级坝附近水域多样性指数最高,鲁桥次之,韩庄最低。区域因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二级坝湖区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湖区(P<0.0...  相似文献   
53.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国外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南四湖大鳞副泥鳅mtDNA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线粒体D-loop序列研究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群体(n=30)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技术对线粒体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大小约1000 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和测序后,得到了963 bp的核苷酸片段。用CLUSTALX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在30个个体中...  相似文献   
55.
东平湖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东平湖水域环境生态概况东平湖(35°30′~36°20′N,116°00′~116°30′E)位于山东东平县境的西部,为一个小型、浅水型湖泊。该湖为黄河下游滞洪湖,分老湖与新湖,现湖面平均高程约38m,多年平均水深1~2m,总面积627 km^2,常年平均水面为124km^2,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根据2006~2007年的调查,东平湖含盐量平均为311.32~624.14mg/L,  相似文献   
56.
为了明确功能农业视角下济源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促进富硒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经济学中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济源市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种群的生长特征,为更好地实施增殖放流提供参考。2016年5、8、9及11月,采用定制网捕获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634只,运用FiSAT Ⅱ软件相关模块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死亡参数、生长特性、种群补充模式进行研究。样本甲壳宽16~73mm,体重5.8~175.3g;中华绒螯蟹生长参数,雌性为k=1.90、L∞=69.30mm、t0=-0.091,雄性为k=1.80、L∞=69.30mm、t0=-0.098;经变换甲壳宽渔获曲线法(Length-Converted Catch Curve)及刀刃式选择假设模型(Knife-Edge)估算中华绒螯蟹总死亡系数为4.51、自然死亡系数为1.50、捕捞死亡系数为3.01、资源开发利用率0.67;黄河口中华绒螯蟹大约在4-5月初孵出大眼幼体,经过生长发育,其最大甲壳宽可以在第3年达到70mm以上;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周期较短,成熟个体较小;种群补充模式分析表明,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种群补充单峰值出现在8、9、10月,此时间段与山东省所施行的禁渔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58.
59.
豫北地区早春大棚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北地区属暖温带,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冬季寒冷而少雨雪.春旱多风,且经常有冷空气入侵,有时出现晚霜,夏秋多雨。豫北是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早春黄瓜是该地区春季大棚的主要栽培作物,依据当地气候特点,采取恰当的栽培措施是该地区早春大棚黄瓜生产获得高效的基础。在栽培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适合豫北地区早春大棚黄瓜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0.
主要论述了落叶松换床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