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业科学   30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采自黑龙江省的K9、金红、铃铛、龙丰苹果以及种植于陕西省的嘎啦苹果的基本品质指标(密度、VC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色值)进行了测定,对比黑龙江苹果与嘎啦苹果品质的差异,了解产自黑龙江苹果的品质特性,为寒地中小型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提供基本资料,并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K9、铃铛、金红的VC含量以及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嘎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顺序为K9、龙丰高于嘎啦,铃铛、金红小于嘎啦;铃铛、金红的红值和黄值均较高,嘎啦和金红红值差异不显著,嘎啦和K9红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2.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前发展高选择性材料的主要技术之一,利用该技术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分子特异识别功能。主要介绍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阐述该技术在药物分析、生物传感器、食品检测、固相萃取,以及分子印迹膜和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并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发展的方向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3.
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二中午,昌图县朝阳乡拖拉机驾驶员曹某,在去双辽县送砖回家的途中,经过三江口镇西场子附近的坡道上,下坡时,机手便利用拖拉机的惯性力,空档滑坡。当拖拉机滑行到坡底时,从西场子去三江口的叉路上,突然驶出一台右转弯上正路的三轮车,此时,正道行驶,  相似文献   
104.
105.
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四川省丘陵区8个玉米品种在7个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的出苗率、出苗时间、幼苗形态特征以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深度增加玉米出苗率逐渐下降,出苗时间逐渐延后,其中,播种深度为3、6、9 cm处理平均出苗率分别为91.3%、89.4%和62.1%,在此范围内苗长和中胚轴长逐渐增加,主根长和幼苗整齐度逐渐减小,苗干重和中胚轴干重逐渐增加,根冠比逐渐减小,根干重差异不显著,与玉米出苗率关联度最大的是中胚轴长和中胚轴干重。不同玉米品种对播深的忍耐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中单808、成单30和川单418的耐深播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6.
应用UBF-SBR中温废水处理工艺解决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废水处理问题,是有效办法之一.根据重庆合川某生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配套的UBF反应器相关尺寸参数和内部管道结构,并结合FLU-ENT软件,模拟分析反应器投入使用的可行性,同时找出尚存的不足,为下一步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选用4个耐荫性有差异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与单作比较,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套作遮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套作遮荫提高了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Chl(a+b)/Ca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初始荧光(Fo)、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使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呈减小趋势。套作遮荫降低了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其干物质积累量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耐荫性相对较好的材料,如贡选1号和南豆12在套作遮荫下Pn下降较少,且有着相对较高的Chlb、Car分子组成比例、Fo和Fv/Fm。  相似文献   
108.
不同粘粒含量土壤水分入渗能力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土壤粘粒含量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通过向自然土壤中添加沙粒、人工粘土的方法配制不同粘粒含量土壤,用土柱积水入渗模拟了人工配制土壤中粘粒含量对其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土壤粘粒含量对土壤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随粘粒含量增多,入渗能力递减:<0.001 mm粘粒含量从6%增加至40.4%时,稳定入渗速率从0.0169 cm/min降低至0.0068 cm/min,90 min累积入渗量则从3.66 cm降低至2.02 cm;(2) 稳定入渗速率、90 min累积入渗量与粘粒及物理性粘粒含量分别呈幂函数负相关、指数负相关关系,但与粘粒含量相关性更为显著;(3) 通过对Green-Ampt模型、Philip模型及Kostiakov模型的参数拟合及累积入渗量计算,发现在本试验中Kostiakov模型拟合精度最高,Philip模型次之,Green-Ampt模型较差,说明Kostiakov模型对于均质土体是个比较实用的入渗模型.  相似文献   
109.
草莓叶螨是影响北京地区草莓生产的重要害螨,本文对其进行了两种新型生物源农药(藜芦碱、多杀霉素)及化学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的防效对比研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0.5%藜芦碱SL对朱砂叶螨毒力最高,其LC_(50)分别为2.54mg/L和4.18mg/L;其次是10%联苯菊酯EC和2.5%多杀霉素SC,其LC_(50)分别为13.16mg/L和84.51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0.5%藜芦碱SL对草莓叶螨防控效果最好,施药7d后防治效果达80%以上,施药14d后防治效果达82%左右,施药28d后防治效果达84%左右,持效期较长。10%联苯菊酯EC和2.5%多杀霉SC素防控效果欠佳,施药7d后的防治效果为50%左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施药14、21及28d后害虫总数有增长趋势,未表现出持续的抑制效果。与对照区相比,各药剂均表现出对草莓叶螨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高浓度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对草莓叶片有轻微药害,在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0.5%藜芦碱SL试验处理未对草莓及非靶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且防治效果好,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方法,对哈巴雪山2000—2010年TM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并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格局变化主要集中在2000—2005年,而2005—2010年变化剧烈程度减缓,生态类型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区域;2生态格局分布的总体变化特征是:农地转化为居住用地、冰川/永久积雪和河流湖泊转化为草地或林地。人为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了一定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