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4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兴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对渔业生态、水产品以及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风险。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渔业环境及水产品中PPCPs的污染情况和分析检测方法进行归纳,简述了当前PPCPs的毒性研究结果及风险评价工作,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2.
马氏珍珠贝肉营养液的研制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酶技术,利用珍珠养殖场开珠后的废弃物--马氏珍珠贝肉,研制珍珠贝肉营养液。结果显示,采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风味酶Flavouryzme联合水解马氏珍珠贝肉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50℃,时间5h,pH6.5,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Flavouryzme的添加量分别为0.6%和0.25%。对营养液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营养液中蛋白质达到73.6mg/mL,  相似文献   
33.
使用质量浓度为1mg·L^-1的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以混饲的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幼苗给药,研究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在凡纳滨对虾苗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对药物的残留时间和残留量等进行风险评估。呋喃西林在凡纳滨对虾幼苗体内的消除速率常数(ke)为0.041h^-1,消除半衰期(t1/2ke)为17.091h,其代谢物氨基脲(SEM)在50d后未检出;呋喃唑酮的ke为0.045h^-1,t1/2ke为15.258h,其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基酮(AOZ)在20d内已低于方法检测限。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培苗期,以此试验方式使用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不会导致其在成虾体内的残留。  相似文献   
34.
广东沿海贝类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7年6~9月对广东沿海4种贝类养殖区9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体内含量大小顺序为铜(Cu)〉镉(Cd)〉铬(Cr)〉铅(Pb),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和近江牡蛎C.rivularis的大小顺序都是Cu〉Cd〉Pb〉Cr,而翡翠贻贝Pernaviridis的大小顺序则是Cu〉Pb〉Cd〉Cr;(2)菲律宾蛤仔、太平洋牡蛎和翡翠贻贝未受重金属污染,但部分近江牡蛎体中Cd和Cu含量已超过中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5.
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苯尼考属于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抗生素,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开展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对正确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22%水温条件下,采用药饵给药,剂量为10mg·kg~(-1)体重,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血浆和肌肉峰药物浓度(C_(max))分别为4.46μg·mL~(-1)和6.88μg·g~(-1),达峰时间(T_(max))均为12 h,血浆和肌肉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6.68 h·μg·mL~(-1)和112.71 h·μg·g~(-1),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0.03和10_97h。本实验条件下,血浆和肌肉中药物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MIC 取0.8μg·mL~(-1))以上的时间均在40 h 以上。在给药后168 h,血浆中药物浓度为0.04μg·mL~(-1),而肌肉中已经检测不到氟苯尼考(检出限为0.03μg·g~(-1))。试验数据表明,氟苯尼考不仅治疗效果良好,而且在罗非鱼体内消除快、残留少,具有良好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36.
即食海蜇丝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筛选,着重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增脆方法和杀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即食海蜇丝的最佳增脆条件为:在温度为60℃左右的热水中热烫40~60s;有效的杀菌方法为60℃加热辅以紫外线照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4种主要调味料对海蜇丝成品的色、香、味等方面的影响,筛选出即食海蜇丝的最佳配方(按份量计)为:海蜇丝100、酱油2.0、陈醋3.0、辣椒油2.0、蒜泥1.0、花生油1.0、精盐1.5、白糖1.0、味精0.5、鸟苷酸 肌苷酸0.05。  相似文献   
37.
环境中有机农药吸附热力学模型及吸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药的生态风险决定于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宿等环境行为,研究有机农药在环境中的吸附机制对评估有机农药的使用效率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有机农药吸附研究的主要热力学理论模型,对模型成立的理论基础、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探讨;还就有机农药吸附过程与pH、离子强度、有机质和温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讨论。不仅为有机农药吸附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亦可为渔业生产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贝类及水质抽样后的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分析6个不同保存温度下贝类及水质中微生物随保存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贝类及水质抽样后的合适保存温度和最佳检测时间。[结果]结果表明,贝类以及水质抽样后最佳的保存温度为0~2℃,贝类抽样后在24 h内检测,水质抽样后48 h内检测,其结果都接近真实数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制定贝类监控技术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9.
40.
马尾藻饮料冲剂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利用马尾藻生产饮料冲剂的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指出生产过程中的脱腥、碱处理和杀菌是该工艺的主要技术和关键控制点,通过该工艺生产的饮料冲剂,富含碘和可溶性多糖,具有较高的营养及保健功能,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值,保质期18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