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6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翘嘴红鱼白鱼苗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相同规格的翘嘴红鱼白鱼苗的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42.
翘嘴红鲌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翘嘴红鮊鱼苗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相同规格的翘嘴红鮊鱼苗的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2012年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现状,包括鳗鱼的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产业化、鳗业供需情况、已取得新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等.通过分析2012年广东鳗鱼价格的变化,预测2013年鳗鱼价格的走势,就目前广东鳗鱼产业及关联产业科技现状,提出广东省鳗鱼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在两种环境胁迫条件下果寡糖(FOS)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皮质醇(COR)及血糖(GLU)的影响,在含有6%的中草药饲料中分别添加0g/kg(对照组)、1g/kg(A试验组)、3g/kg(B试验组)和5g/kg(C试验组)的果寡糖投喂尼罗罗非鱼,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一部分试验鱼进行致病菌胁迫试验,对试验鱼腹腔注射0.1mL浓度为1.0×106 CFU/mL的无乳链球菌渊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另一部分试验鱼进行连续48 h的拥挤胁迫(35 g/L水体)试验,分别在0、3、12、24、36、48h取血样分析其血液中COR及GLU含量。致病菌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各个组的血液COR及GLU含量在胁迫后前24h内显著提高,其中A组和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第24h各个组都达到了最大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中COR及GLU含量逐渐下降,并慢慢恢复至与对照水平保持稳定。拥挤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前,各组鱼血液中COR及GLU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后3h,所有组鱼的血液COR及GLU含量都显著上升,上升趋势持续至第12h和第24h,其中A组和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C组与对照组相比略低,随后各个组COR及GLU含量开始下降,最终与对照水平保持稳定。由此可见,添加1~3g/kg的FOS可以有效提高罗非鱼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缓解鱼类在受到外界刺激引起剧烈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45.
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鱼类性别的能力是经济鱼类种群高效繁殖和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外源性性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使用、人工诱导三倍体、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环境因素的影响、种间杂交和性反转等鱼类性别控制方法,及鱼类性别控制在生产上的应用的论述,探讨控制鱼类性别和生殖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为鱼类种群商业化和高效化繁殖及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世界各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我国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而且其双向清洁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排温室气体具有现实意义。深入剖析了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MHC IIB基因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抗性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用2b-snp-sf和2b-snp-sr引物分别从尼罗罗非鱼40尾感病个体和40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 IIB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775~797 bp。在775~797 bp核苷酸序列中,抗病群体的多态核苷酸位点有265个(33.2%),感病群体中有255个(31.9%)。在该扩增片段编码的101个氨基酸位点中,抗病群体与感病群体分别有32个和33个多态位点。对80个个体的441个阳性克隆测序,发现有7种不同的MHC IIB等位基因主型,编码7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大部分等位基因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等位基因Orni-DAB*0201和Orni-DAB*0401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15.5%、5.6%)显著高于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频率(7.4%、1.8%),而等位基因Orni-DAB*0501和Orni-DAB*0601只出现在抗病群体。抗病群体中70%的个体出现2~4个等位基因,30%的个体出现1个等位基因;感病群体中42.5%的个体出现2~4个等位基因,57.5%的个体只出现1个等位基因。这提示个体中等位基因数量的多少与其对链球菌病的抵抗力有着明显的关系。个体中具有的MHC IIB等位基因数越多、抗病力越强。本研究结果为抗病尼罗罗非鱼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复方中草药对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按质量分数0%(对照组)、1%(A组)、3%(B组)和6%(C组)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尼罗罗非鱼,饲养12周。分别在第4、8和12周采集各组尼罗罗非鱼血液,测定相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B组尼罗罗非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C组尼罗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在第12周,B组和C组尼罗罗非鱼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血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血清SOD活力、LSZ活力、NO含量都显著提高,MDA含量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3%和6%质量分数的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增强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添加比例为6%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饲料(5、10、30、50、60mg/kg)处理孵化后10d的尼罗罗非鱼鱼苗30d,之后改喂正常饲料继续进行养殖。经过4个月的饲喂后,MT处理组的绝对增长率、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长率和瞬时增重率等参数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雄性率,发现高浓度处理组(50mg/kg和60mg/kg)超过99%,低浓度处理组(5mg/kg和10mg/kg)则低于80%。MT处理30d后,对照组与处理组MT残留量分别为对照组(0μg/kg)5mg/kg组(23.19μg/kg)10mg/kg组(30.82μg/kg)30mg/kg组(37.76μg/kg)50mg/kg组(44.75μg/kg)60mg/kg组(68.41μg/kg)。残留量与MT添加量呈现正相关。继续投喂正常饲料30d后,在各浓度处理组均未检测到MT残留。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T处理30d可提高罗非鱼苗雄性率,促进生长;MT处理后60d,均检测不出MT残留。  相似文献   
50.
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作为优质的地方鲤鱼品种禾花鲤在广东省粤北地区有着悠久的稻田养殖历史。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对华南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为华南鲤的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利用等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16对微卫星引物对华南鲤第5代选育群体(F5)和2个地方品种(乳源群体,乐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16对微卫星引物均表现为多态性,共扩增得到119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10个,平均每对引物7.44个。3个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36 0、0.698 9和0.775 1,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206 3、1.402 0和1.612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0 1、0.645 8和0.720 7,表明3个群体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PIC0.5000),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选育品种。3个群体各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介于0.044 0~0.246 8,平均值为0.102 8,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中等。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配对比较结果显示,选育群体F5与乐昌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值最大(0.182),乳源群体和乐昌群体2个地方群体间则最小(0.058)。实验结果表明,人工选育加快了华南鲤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分化,也导致了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下降,但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依然较高,还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制定华南鲤新品种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