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6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LrrG和表面免疫原性蛋白(Sip)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2种表面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获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LrrG和Sip蛋白的融合蛋白,该试验采用基因拼接技术中的双酶切法分2步逐个将Sip和LrrG基因插入pColdⅡ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LrrG-Sip。将成功构建的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15℃、IPTG 0.5 mmol·L-1诱导9 h,目的蛋白呈可溶状态的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rrG-Sip融合蛋白大小与预测一致(162kDa),说明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及其正反交子代垂体中克隆了催乳素Ⅰ基因(PRLⅠ),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4种罗非鱼的PRLⅠ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98 bp,ORF长639 bp,共编码212个氨基酸;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仅在31号位点存在一个氨基酸残基差异。用q PCR方法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PRLⅠ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器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罗非鱼PRLⅠ基因在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盐胁迫后4种罗非鱼垂体中的PRLⅠ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不大。由此可知PRLⅠ基因主要在垂体表达,参与罗非鱼的渗透压调节。  相似文献   
33.
走向种业强国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种业发展历程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粒种子曾经开创了一个文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国种业发展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四自一辅"阶段(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农民对良种要求迫切,农业部提出"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  相似文献   
34.
广东目前共有淡水养殖水面35万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26万公顷。全省生产淡水鱼苗3967亿尾,淡水鱼种27.4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291.11万吨,淡水渔业产值为345亿元。其中草鱼56.03万吨,罗非鱼51.78万吨,鳙31.56万吨。另外,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淡水养殖鱼类还有鲢、鲤、鲫、鲈鱼、鳜鱼等。广东省淡水养殖无论在产量、产值和养殖面积均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5.
广东粤北地区禾花鱼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粤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基地随机取禾花鱼67尾,对其形态进行拍照测量和统计分析,依据形态比例数据可将目前养殖的禾花鱼分为偏向修长型和偏向团圆型两类,与目前已有报道的6种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形态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以总体体型为特征的第1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C. carpio var. Xingguonensis)、镜鲤(C. carpio var. specularis)和建鲤(C. carpio var. Jian)聚在一起,而与和瓯江彩鲤(C. carpio var. color)、荷包红鲤(C.carpio var. wuyuannensis)聚在一起的团圆体型禾花鱼区分开;在以头部形态为特征的第2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团圆体型禾花鱼聚在一起,而与镜鲤和欧江彩鲤区分开。形态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镜鲤、黄河鲤和建鲤聚合为一支,荷包红鲤与瓯江彩鲤聚为另一支,而团圆体型的禾花鱼介于两支之间。COⅡ基因测序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禾花鱼为鲤属鲤种的一个群体,2种体型禾花鱼的COⅡ多态位点比例仅为0.3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禾花鱼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6.
以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为基础群体,分别对其进行选育,并对产生的选育系F4代的选育效果进行了评价。经过4代的选育,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系提高了27.96%和36.73%,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代选育效应分别为6.99%和9.18%。F4代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3.74%和22.17%,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83%和36.33%。而且第一次性成熟时这2种罗非鱼的平均体重都比对照系增加2倍以上,其杂交子代的雄性率达到了99.4%。试验结果表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选育效果明显,F4代的生长性能有了显著提高,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趋于一致;也说明这2种罗非鱼F4代仍具有一定的选育潜力,对其继续进行选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抗病相关SNP标记的筛选是抗病选育的基础与前提。为获得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抗性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phisms,SNPs)标记,本研究通过克隆测序或PCR产物直接测序法,从20个亲本家系的39尾尼罗罗非鱼的β干扰素启动子刺激物1(interferon-b promoter stimulator 1,IPS-1)基因的测序序列中筛选得到36个SNPs位点。通过snapshot分型法对子代中的链球菌敏感群体(susceptible group,SG)(82尾)和抗性群体(resistance group,RG)(84尾)进行分型,并利用Popgen32软件统计分析IPS-1基因各SNPs位点在两个群体的多态性和遗传参数,结果显示,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介于0.02~0.37,所检测SNPs位点呈现出低度或中度多态。通过SNP位点与链球菌抗性/敏感性状之间的关联分析,发现位点S8(T-3059C)与链球菌敏感性状显著相关(P0.05)。利用Haploview 4.2软件分析IPS-1基因中的36个SNPs位点所形成的单倍块和连锁不平衡情况,结果显示,36个位点可构成6个单倍块和22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块2中的单倍型H2-3(GTTG)和单倍块3中的H3-4(TTDGTTGAGCGCCA)、H3-2(CCDGTTGAGCGCCA)3个单倍型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敏感性状显著相关(P0.05),单倍块3中的单倍型H3-5(TCDGTTGAGCGCCA)则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抗性性状显著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筛选到的尼罗罗非鱼IPS-1基因的1个SNPs位点和4个单倍型可作为抗链球菌病尼罗罗非鱼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该研究可为抗链球菌病尼罗罗非鱼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38.
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翘嘴红鱼白鱼苗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相同规格的翘嘴红鱼白鱼苗的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39.
翘嘴红鲌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翘嘴红鮊鱼苗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相同规格的翘嘴红鮊鱼苗的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40.
罗非鱼的几种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Tilapia),又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它属热带性鱼类,适应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群体产量高,肉味鲜美,无肌间骨刺,适合水产品加工,可在淡水或咸淡水等各种水体中生长,深受养殖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国际上引种养殖最广泛的鱼类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引进品种中养殖规模最大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