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5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班牙农化工业协会AEPLA(The Spanish agrochemical industry association)设立了一个治理农药市场上的非法行为的机构.其工作内容包括:事态定性。项目协作.为地方和中央管理机构提供信息并共享。任何有关农药的不法行为一旦被查出或被公司揭发,都将由AEPLA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相似文献   
32.
太行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生长状态有重要影响,但土壤水分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使土壤水分的储存、运移和转化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土壤水的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连续多年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了太行山前包气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丰水年枯水年影响存在年际差异,根据不同季节土壤水分的动态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累积期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在垂向上,土壤含水量从上层向下逐渐增大,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30岁,司机,湛江市人。2008年4月患者解便时发现有活动白色片状物排出且片状物还不时由肛门逸出。除片状物逸出时患者感肛周不适外,余无其他症状。患者曾先后自服中药使君子和肠虫清驱虫未果。遂取样本送我室,经压片检查诊断为牛带绦虫。患者出生于湛江市,发病前曾有喜吃  相似文献   
34.
自200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以来,山东黄河河务局各级各单位高度重视绿化美化工作,大力推进植树绿化。截止目前,黄河沿岸树株存有量已达1800万株,有效改善了黄河生态环境和沿河两岸群众的生活环境。继续加快植树和繁育万亩苗圃的步伐,但在育苗和选择过程中,寒冷气候常会对苗木造成冻害、冻拔(也称冻举)和生理干旱,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最终会造成苗木死亡。对此,我们首先要采取科学的育苗手段,提高苗木自身的抗寒能力,如适期播种、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适时停止灌溉、加强苗期的抚育管理等,使幼苗植株…  相似文献   
35.
小麦淀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小麦淀粉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籽粒淀粉的积累规律,籽粒淀粉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籽粒淀粉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黄淮海平原大面积实行麦棉套种。这种种植方式解决了粮棉争地的矛盾,一年两熟,麦棉都有较好的收成。麦棉套种结合地膜覆盖是使棉花有显著增产效果的一项栽培措施,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利用塑料薄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专门设计的渗水孔渗水灌溉棉花和从膜侧过水灌溉小麦,一水两用,称做:麦棉套膜上灌。膜上灌是畦灌、沟灌局部渗水等灌水方法的总合,是在地膜栽培基础上经过培土形成以膜为底的浅宽式垄沟,利用其输水。这种灌水方法减少了畦灌的浇水不均匀,沟灌的有效利用率不高的状况,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同时膜上输  相似文献   
37.
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当地的气温、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性,指出紫花苜蓿南引至苏南丘陵地区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且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进展,这将使紫花苜蓿南引最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8.
蓖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籽榨出的蓖麻油作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我国常年种植面积达35万hm,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在北方蓖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中部地区为宿根多年生植物,而在我国的南部地区,蓖麻则长成高在5-10m的小乔木,寿命可达10-15年。近年来,随着蓖麻用途的不断拓宽及国际市场蓖麻价格的不断攀升,南方各省特别是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已先后把发展蓖麻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进行开发。如云南省将蓖麻产业作为“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前期启动项目及滇沪第二轮经济合作首先项目。位于四川省攀西地区的凉山州也成立了蓖麻产业办公室,统筹凉山州蓖麻产业的发展。1999年上述四省蓖麻种植面积已达10万hm以上,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目前多年生蓖麻生产上缺少定型的生产用品种,大量的混杂种子应用于生产,严重制约了多年生蓖麻生产的快速发展。因此,尽快培育高产,优势,抗逆的蓖麻品种是多年生蓖麻获得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以经过5a植物修复处理后的石油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柴油初始投加量分别为5 000,15 000,30 000 mg/kg),用重量法测定了土壤中残留矿物油含量,同时,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植物,以种子发芽及根伸长试验、早期幼苗生长试验、叶片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等为指标对受试土壤进行生态毒理学综合评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中的矿物油均  相似文献   
40.
污灌土壤的生态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污灌区土壤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培养试验方法,进行了污染物(重金属和矿物油)含量分析和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中矿物油含量为145~1121mg·kg-1,重金属Cd为0.34~1.81mg·kg-1。土壤对植物和蚯蚓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2.0%~35.1%,蚯蚓死亡率为0%~40%。体重增长抑制率由14d的-2.3%~-19.4%增加到28d的-2.1%~10.7%。表明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较低,但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