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道地药材牛蒡子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0个野生牛蒡生长地,采集种子和土壤,并收集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气候、土壤、地形等生态因子对牛蒡子品质(千粒重、粒数百分比、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牛蒡苷、苷元、苷和苷元总量)等的影响,并分别筛选出各个指标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是影响千粒重的关键因子,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Zn含量是影响牛蒡苷元含量的关键因子,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土壤中Zn含量也是影响重量百分比和粒数百分比的关键因子,却与其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其他生态因子与牛蒡特性的相关性不显著,这可能与其是广布种适应性强有关.  相似文献   
92.
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机制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机制的研究对系统分析草地植被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和生态价值,以及全球硫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基本要素相比,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主要针对草地生态系统大气硫库、植物硫库、土壤硫库的研究动态及我国硫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特征及规律,探究硫在各个贮存库之间及其内部定量迁移和转化机制,并就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
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及SmartTM 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黄颡鱼促黄体激素受体(LHR)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 524 bp,编码701aa,含有属于糖蛋白激素受体(GpHR)家族的典型跨膜螺旋结构区域(TM helix).9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性序列(LRRs);4个潜在的N-端糖基化位点:29NFTC,82 NVSR,203 NGSR,548NLTV;24个Ser,6个Thr和5个Tyr磷酸化位点.同时400S为潜在的PKC位点.通过RT-PCR分析组织表达,卵巢繁殖周期中卵巢和脑的表达水平并结合血浆中E2含量的变化,发现LHR在卵巢中大量表达,其次是脑、肾脏、心脏、肝脏和肠存在少量或微量的表达;在卵巢繁殖周期中,卵巢LHR表达从Ⅲ期-V期处于较高水平,V期达到最高峰,随后下降到最低值;而脑的表达高峰出现在Ⅳ期,与血浆中E2变化相一致.推测卵巢和脑中LHR基因参与卵黄的生成,调控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排卵.  相似文献   
94.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业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种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特用大豆作为大豆品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丰富大豆产业结构、延伸大豆产业链的重要使命。从特用大豆品种生物学特性与营养价值、育种目标和育种进展 3 个方面,对鲜食大豆、小粒大豆、黑大豆 3 种类型的特用大豆进行了介绍,旨在为针对不同的大豆产品选育不同的品种提供参考,保障特用大豆品种种源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95.
黄土坡面细沟发育及细沟与细沟间侵蚀比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坡面进行监测,研究了黄土坡面不同坡度(10°,15°,20°,25°)和雨强(90,120mm/h)下细沟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及细沟与细沟间侵蚀比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坡度、降雨强度增大,坡面产流时间、细沟出现时间有减小趋势,断面流速有增大趋势;(2)黄绵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小,受坡度影响较大。在10°,15°坡度条件下,受溯源侵蚀及沟道下切作用较强,形成的细沟长、窄,深;在20°,25°条件下,受沟壁坍塌作用影响较大,形成的细沟短、宽、浅;(3)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细沟与细沟间侵蚀比率与坡度、雨强、径流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函数为幂函数方程,细沟与细沟间侵蚀比率随着坡度、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6.
烯效唑(S3307)提高作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作物生长环境恶化。为了缓解逆境对作物生长带来的影响,本研究总结了S3307在提高作物抗倒伏性、抗盐碱胁迫、抗水分胁迫以及抗温度胁迫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S3307在提高作物抵御逆境环境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进行科学调整。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抗逆、耐逆生长发育以及节本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农业生产抗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7.
基于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12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揭示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序演变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进行检验,并着重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占比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出"快速上升—急剧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下降"的4阶段特征;中农业碳排放区和低农业碳排放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高农业碳排放区和偏高农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趋势;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不成立,农业碳排放与农村居民收入呈正U形关系;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惯序性,与第三产业占比的关系呈现倒U形。得到启示,持续推进西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模式,甚至绿色化、智能化模式转型发展,以及增加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收入,是实现西部农业碳减排,推进大开发下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8.
三优富士栽培技术体系,是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家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攻关,创立的富士苹果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其推广应用的前提是,必须繁育出符合三优富士栽培技术体系的优良苗木.从优良基砧、中间砧和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繁育,系统阐述了三优富士优质苗木培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
USLE是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保持局建立的以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的经验性方程,主要应用于农业区域的土壤侵蚀的监测,现已被广泛应用.RUSLE是USLE的改进方程,尽管它们的表达式相同,但RUSLE从技术性和确定因子的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精度.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为核心,根据呼中地区1990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得到地貌、植被、降雨量,林业采伐,火烧迹地等资料,确定方程中各因子,并介绍林区各因子确定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呼中地区土壤流失量进行了定量化分析,评价该区森林采伐和火烧对土壤流失的影响,进行水土流失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呼中地区总水土流失量为427 537.5 t/a,大部分地区小于3.5 t/(hm2·a),低于水利部1984年颁布的允许流失量标准(2~10 t/hm2·a),总体水土保持良好.但是研究区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十分集中,主要分布在坡度较陡处和火烧、采伐迹地.在无人类和火烧干扰的情况下坡度对水土流失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耕地后备资源,针对苏打盐碱地水稻种植中氮肥施用过量的问题,以东稻4号为供试材料,在改良11年的苏打盐碱地大田,研究了氮肥减施配合高密栽培和增施微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共设置6个处理:无肥、无氮、常规种植(纯氮190 kg·hm-2+常规栽培)、低氮高密增微肥模式1(纯氮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