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依据,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根据山西省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选取了水资源总量、产业需水量、分项用水量、生态供用水量4项指标构成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统计数据设置不同情境,以汾河、沁河、桑干河为典型,分析对比了典型年区域水生态的典型问题和生态供水配置。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川南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竹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综合评价退耕还竹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川南地区的竹林生态修复提供支持。【方法】以四川省长宁县不同恢复年限(5,10年)的硬头黄竹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非退耕竹林地为对照,测定了林地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体积质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化学性质(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效钾含量、交换性Ca含量、交换性Mg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加权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对不同恢复年限硬头黄竹林地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同一土层下,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体积质量和非毛管孔隙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总体减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交换性Ca和Mg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效钾含量则降低。同一恢复年限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体积质量逐渐增加,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化学性质(pH、全钾除外)逐渐降低。土壤质量综合指数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恢复5年硬头黄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高;在同一恢复年限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不同恢复年限对川南地区竹林地土壤质量影响明显。恢复还林初期(5年),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上升明显;恢复还林后10 年,对土壤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西兰花又名青花菜、绿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变种,风味好,营养价值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不易早开花、散球的品种,如蔓陀绿、绿洲. 2 育苗 2.1苗床设置 保护地育苗,4月下旬开始做床.苗床床土要选择地势较平、3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成宽1.5~2.0m、长20m、高15~20cm的苗床,苗床要平、无杂草、无土块.苗床上均匀撒上3~5cm厚的营养土(营养土按4份田土,1份腐熟的农家肥配制). 2.2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0℃温水不停搅拌浸种20min,在常温下再继续浸种3~4h,捞出洗净,稍加风干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0~25℃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索化学调控剂在大豆生产中最佳的使用方式及对大豆的增产潜力,实验设立D1、D2、D3、D4(对照)4种化控模式,不同生育期分析不同模式对春大豆单株叶面积、株高、茎粗及产量性状的影响.D1、D2、D3三种模式与对照D4处理间大豆单株叶面积、株高、茎粗和产量构成因素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D3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2010年在大豆始荚期和始粒期大豆叶面积分别提高36.3%和54.2%,鼓粒期株高分别降低7.4crm,茎粗增加0.19cm,产量高于对照15.2%.  相似文献   
85.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我市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各类农产品供求平衡有余,出现了低消费水平下的结构性、阶段性过剩。供求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的矛盾,这一切表明,我市种植业生产水平已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必须对过去的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的"数量增长型"种植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向"质量效益型"种植业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86.
转TaDREB3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抗逆基因TaDREB3转入东农50,得到稳定遗传株系,并将T4代株系种子播于盐碱地上。将其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性状和对照东农50进行比较,研究在较高盐碱条件下该基因对大豆农艺性状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盐碱条件下,转基因株系和对照植株相比,生育期并没有改变,而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这表明转TaDREB3基因大豆对盐碱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87.
大豆抗病、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刘淼  王志坤  李文滨 《大豆科学》2011,30(5):865-868,873
大豆病、虫害不但造成大豆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品种的抗性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应用.该文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食心虫抗性转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和讨论了各种基因的应用效果及目前抗病、虫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抗病...  相似文献   
88.
TDZ对牛皮杜鹃叶片分化及继代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皮杜鹃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质量浓度TDZ、ZT与IBA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TDZ对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效果显著优于ZT,但在继代培养时增殖效果不如ZT;TDZ 0.3 mg/L+IBA 0.5 mg/L处理的叶片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高达97.44%;不定芽在改良MS+ZT 0.2 mg/L+IBA 0.5 mg/L中继代培养后,每瓶分化的不定芽数最多(30.2个)。  相似文献   
89.
淮北平原有无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规律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进一步探索淮北平原不同土壤有无植被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与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该文依据五道沟实验站地中蒸渗仪60个原状测筒观测资料,从零埋深、埋深增加和临界埋深3个方面,比较了不同土壤有无植被潜水蒸发的差异,分析了潜水蒸发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通过逐日和逐旬参数拟合,得到砂礓黑土和黄潮土6个潜水蒸发最优公式及相关参数,建议使用彭曼公式计算的蒸发能力代替实测水面蒸发以提高拟和效果;沿着裸土潜水蒸发加作物多耗水量计算作物潜水蒸发的思路,推荐采用作物各生育期和埋深的多耗水量统计方法计算有作物潜水蒸发量,该方法较简便且适用性强,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分离株SD-12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克隆进商业化载体pc DNA3.1(+),构建了IHNV G的表达载体,即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核酸疫苗,命名为p IHNsd-G。采用背鳍基部肌肉注射的方式,以2μg/尾的剂量免疫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苗(5.0±0.5)g。于免疫后第4天及第7天,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免疫虹鳟头肾及接种部位肌肉组织Mx-1基因表达情况;于免疫后第21天,以100倍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采取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攻毒实验,计算核酸疫苗相对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于免疫后第60天及150天检测免疫虹鳟血清IHNV中和抗体效价;最后,以p IHNsd-G的启动子序列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序列为目标基因,利用PCR方法监测p IHNsd-G在免疫虹鳟接种部位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Mx-1基因在头肾和接种部位肌肉中均显著上调表达,并且在接种部位肌肉组织中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头肾组织;攻毒实验中p IHNsd-G对虹鳟的相对保护率高达94.4%;而在免疫后第60天,所有免疫虹鳟血清中均存在中和抗体,其最高效价高达320,在免疫后第150天,最高抗体效价为80,自此,说明已成功获得有效的IHN核酸疫苗。p IHNsd-G在虹鳟接种部位的PCR监测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的第1天即可在注射部位的肌肉中检测到全部p IHNsd-G目标片段,在第84天时已经无法从注射部位肌肉中扩增出全长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所有目标基因在第150天时均消失不见。本研究在成功构建IHN核酸疫苗并系统地验证了其有效性的基础上,开展了该疫苗在接种部位的动态分析研究,为IHN核酸疫苗的研发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