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2种新型肥料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本研究以‘中龙豆12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空白施肥、正常施肥、低浓度硫代硫酸铵、高浓度硫代硫酸铵、0.5肥+铜大师、0.3肥+铜大师,分别记作T1、T2、T3、T4、T5、T6)为主区和3个种植密度水平(15×104、20×104、25×104株/hm2,分别记作M1、M2、M3)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下,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M2处取得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粗、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株高、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硫代硫酸铵处理较T1、T2相比增加了产量、叶面积指数、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但是降低...  相似文献   
63.
以巨大芽孢杆菌为强化微生物,研究不同微生物浓度对羽叶鬼针草吸收重金属铅的增效。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添加微生物的对照组,添加微生物的S_1处理(20 mL菌液)、S_2处理(40 mL菌液),S_3处理(60 mL菌液)地上部分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提高了15.3%、53.8%、61.5%,地下部分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提高了25.0%、62.5%、75.0%,说明巨大芽孢杆菌可强化羽叶鬼针草对于铅的吸收,主要可能是微生物的添加可以提高土壤中苹果酸、酒石酸的浓度,从而活化土壤中铅的有效态,并刺激植物根系微生物的活性。研究结果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土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预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Shlj1株糖蛋白(Glycoprotein,G)的空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RT-PCR法从接种SVCV的鲤上皮细胞悬液提取的病毒总RNA中扩增糖蛋白基因,并通过序列测定获得Shlj1株糖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利用Phyre2对Shlj1分离株的糖蛋白空间结构进行预测,使用DNAStar软件综合分析糖蛋白的柔性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参数。结果表明:获得的SVCV Shlj1株糖蛋白核苷酸序列长1527 bp,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为509aa;空间结构预测显示,SVCV Shlj1株糖蛋白存在一定数量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大量无规则卷曲结构,空间构象较规则;抗原指数及抗原表位指数分析显示,糖蛋白中存在许多抗原指数较高的区域,该区域平均抗原指数为1.025,最大值达1.250,其中5个区域(4~26、145~157、293~302、315~327、407~491氨基酸区段)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的主要分布区域。本研究结果为SVCV糖蛋白表位疫苗的设计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糖蛋白(glycoprotein,G)是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是病毒检测及疫苗研制的主要靶基因。为了对其进行酵母表面展示,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含有IHNV-Sn1203毒株G基因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富含抗原表位的糖蛋白基因片段后,连接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 YD1,构建重组质粒p YD1-G。将p YD1-G转化酿酒酵母EBY100细胞后,利用半乳糖诱导G蛋白的表达。利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酵母表面G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化了p YD1-G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表面呈现出特异性荧光;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经半乳糖诱导后G蛋白在酵母细胞表面获得了成功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半乳糖诱导时间的增加,G蛋白的表达量随之增加,并在诱导48 h时达到峰值。以上研究表明G蛋白在酵母细胞表面获得了成功表达,本研究为以酵母为活载体的新型口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浑河太子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8、1997、2004年浑河太子河流域TM和ETM遥感影像,应用GIS技术,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kappa指数系列方法,对浑河太子河流域1988~2004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综合研究。浑河太子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在研究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有林地和水田转化而来;水域面积明显增加;水田、旱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变化不大;景观格局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为干扰的影响较明显。kappa指数系列的结果表明:主要的景观类型变化幅度小,而在数量和位置上变化较大的水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因在研究区所占比例小其变化没有被表现出来。综合应用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景观的变化,Kappa指数方法是格局指数等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7.
[目的]筛选和研究适合江淮丘陵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选取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粳稻品种在江淮丘陵地区种植,通过2年的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和产量特性,从而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利用重点品种设计不同的氮肥运筹试验,调查氮肥应用对粳稻品种的影响,并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宁粳7号表现了较好的稳产性,适合该地区种植,优质米南粳9108表现也较好。施用氮肥的粳稻产量显著比未施氮肥的高,但减少氮肥使用量,产量并没有下降,同时氮肥前促有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结论]该研究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为验证不同药剂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效,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第一次用药后,调查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效达到了88.69%~45.51%,其中喷施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 000倍防效最好,其次为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差异;第二次药后,调查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效达到了82.07%~49.75%,其中喷施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 000倍和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防效最好,与80%甲基托布津WP 800倍处理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9.
祁敏  赵娜  刘淼  曹暕  李华 《现代农业科技》2015,(3):289-292,294
通过收集整理禽类产品生产消费的整体情况,呈现了北京市蛋鸡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城乡消费对比情况。通过概率优势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蛋鸡产业在全国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具体分析了北京市发展蛋鸡产业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
添加生物炭对黄绵土耕层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炭因其固有的特性和理化性质成为新兴的土壤结构改良添加剂,目前大多研究集中在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变化方面,而对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抗侵蚀效应变化的研究很少。以黄土高原典型黄绵土为例,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含量(0%、1%、3%、5%、7%)和粒级(2mm、1mm、0.25mm)的生物炭对坡面片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炭含量、生物炭含量与粒级的交互作用对降雨侵蚀有显著影响,生物炭粒级对侵蚀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2)各次降雨中,添加1%含量的各粒级生物炭均可产生减流减沙作用,探讨其他含量的生物炭对侵蚀和径流的影响时需结合生物炭的粒级进行具体分析。(3)产流时间随生物炭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3%的生物炭添加量可延迟产流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