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氏弹性模量是反映固体材料对弹性形变的抵抗能力的物理量,对农机产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它的测量有许多方法,其中动态法(即动力学法)测弹性模量是国家标准总局推荐的,该方法比静态法测量精度高,使用范围广。动态法一般包括悬挂法或支撑法两种测量方法。本文对应用悬挂法测定农机产品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进行探讨,此方法对检测判断农机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野生蔬菜具有污染少、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合理、保健功能强、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由其加工的天然食品、保健品走俏国内外市场,被人们称作放心菜。野生蔬菜对人体健康的特殊的功效使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首选营养保健蔬菜。1干厥菜1.1加工工艺采集→分检→清洗→浸烫→冷却→干燥→包装→质检→成品1.2加工方法1.2.1采集。用剪刀在距根部1cm处剪下,置于篮中,用湿布盖上防老化。当天采回当天加工,时间不超过12h。1.2.2预处理。当天采集的鲜厥菜,经分检、去杂、去黄叶,用水清洗干净。1.2.3沸水烫漂。将预处理后的蕨菜置于沸水中快速…  相似文献   
23.
一般玉米茎叶在收获籽粒后仍保持青绿,农民收获后大部分都用于燃料,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采用青贮技术将青绿茎叶及时青贮起来,不仅回收利用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通过8个处理水平的密度试验,研究了大蒜茬花生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密度为15.00万墩/hm2(每墩2粒)时个体与群体结构协调合理,产量最高。大蒜茬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00万~17.25万墩/hm2,最佳播种密度为15.00万墩/hm2。  相似文献   
25.
小杂粮营养保健品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杂粮指除了小麦、玉米、水稻、甘薯以外的作主粮农作物,其营养物质含量非常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许多杂粮制品愈来愈受到欢迎,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而且其加工工艺简单易学,是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克服农产品产后大量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芝麻是喜温作物,6月份是芝麻夏播最佳时期,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栽培。全生育期一般在85~95d,亩产量80~100kg。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芝麻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7.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而孟州市刘某邢某、张某等却专吃“窝边草”,干起拐卖年轻妇女的勾当。近日,这5名嫌疑人因涉嫌拐卖妇女罪被孟州市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疑犯刘某、邢某、张某、薛某均是孟州市人只有张某某是洛阳伊川人,在水寨镇开“富强”宾馆。2003年8月份以来,张老板  相似文献   
28.
甘薯是山东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淀粉含量比较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甘薯淀粉加工出来的农副产品,已逐渐成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甚至是青壮年喜爱的副食品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甘薯淀粉及其深加工也是农民增收、产品增值的一个致富途径.由甘薯淀粉及其深加工出来的产品种类繁多,现简单介绍几种产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9.
飞轮是农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农机中都有飞轮。转动惯量是大学物理中的难点,学生很容易理解飞轮的质量大小,但对飞轮的转动惯量却感到很难理解。同伴教学法为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同伴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农机飞轮的转动惯量,掌握飞轮转动惯量不但与飞轮的质量有关,还与飞轮的质量分布、飞轮转轴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30.
基于虚拟水理论和北京市养殖场实地调研资料计算了农产品单位虚拟水量,结合生产、消费数据计算了北京市虚拟水量。从虚拟水角度对广义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灰水足迹概念来衡量水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动物产品虚拟水量高于农作物,牛肉虚拟水量最大,猪肉、鸭肉、蛋类、鸡肉次之,农作物中大豆、花生、水稻的虚拟水量较高。22000—2012年间,农作物生产虚拟水量年均减少0.59亿m~3,平均蓝水利用率41.2%,绿水利用率58.8%。32000—2012年间,农产品生产虚拟水量呈现波动减小,消费虚拟水量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显著低于城镇居民。413年间,虚拟水进口量介于13.26~42.20亿m~3之间,水资源自给率下降,农业万元产值水资源使用量由0.42亿m~3/亿元减小至0.20亿m~3/亿元,水资源人口承载密度略微增加。5农业灰水足迹由6.24亿m~3减小到3.90亿m~3,年均减小0.20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