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麦麸阿魏酰低聚糖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麸中阿魏酰低聚糖(FOs)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FO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对Fe2+具有一定的螯合作用,对H2O2的清除作用略低于同浓度的VC,而对·OH的清除作用却高于同浓度的甘露醇,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BHT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清除能力略低于同浓度的BHT,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分别采用冷冻干燥、保鲜贮藏、冷冻贮藏和烘干处理等方式对紫薯原料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花色苷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是鲜紫薯冷冻干燥、鲜样品保鲜贮藏、鲜样品冷冻贮藏、鲜样品烘干.鲜样品冷冻干燥提取得率最高,为98.5mg/100g鲜紫薯,鲜样品烘干提取得率最低,为6.9mg/100g鲜紫薯,鲜样品保鲜贮藏和鲜样品冷冻贮藏的花色苷提取得率非常接近,分别为65.7mg/100g鲜紫薯和65.4mg/100g鲜紫薯.  相似文献   
43.
酿酒酵母对乌饭树果酒发酵过程及果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饭树果实为原料,通过考察菌体生长情况、总糖和酒精度等多项指标,结合乌饭树果酒酒体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定,筛选出适合酿造乌饭树果酒的优良菌株。研究发现,酿酒酵母Y3生长繁殖快,降糖和产酒精能力强,仅264h就使总糖浓度降至29.6g/L,酒精度达到7.18%(v/v),发酵后综合感官性能较好,适宜作为乌饭树果酒的起始发酵菌株,以此菌株所制得果酒中花色苷(119.2mg/L)、总酚(5158.2mg/L)和黄酮(5.6mg/L)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具有较好乌饭树果实香气。  相似文献   
44.
以糙米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挤压温度加工糙米,分别提取糙米中的游离态和结合酚,并对提取物中的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各个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测定了挤压后糙米的淀粉糊化度。结果表明:挤压前后糙米的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范围分别为210.48~747.70μg/g(GAE/DW)和260.77~470.94μg/g(GAE/DW);游离态提取物的ATB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范围分别为1.15~4.52μmol/g(Trolox/DW)和2.57~9.86μmol/g(FeSO4/DW);结合酚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范围分别为3.09~4.97μmol/g(Trolox/DW)和4.53~7.03μmol/g(FeSO4/DW);糙米的淀粉糊化度随挤压温度的上升而升高,当温度大于130℃后糊化度变化不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游离态提取物中的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结合态提取物中的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黑籽瓜种子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黑籽瓜种子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黑籽瓜种子蛋白。用DSC测定蛋白质的变性温度,研究pH、NaCl浓度和温度对黑籽瓜种子蛋白功能特性(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籽瓜种子蛋白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变性温度为84.79℃;较低的NaCl浓度(0~1mol/L),对蛋白的各项功能性质有利,但当NaCl浓度继续升高,会降低蛋白的各项功能性质;温度对蛋白质不同性质的影响不同,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的各项功能性质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H对蛋白质的各项功能性质的影响显著。除乳化稳定性外,各项功能性质在等电点附近均较差,远离等电点,各种功能性质均得到改善。pH、NaCl浓度和温度对黑籽瓜种子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有显著影响,通过调节这些因素能明显改善黑籽瓜种子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46.
红米多酚对体外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红米麸皮中多酚进行了提取,并通过筛选大孔树脂及对应洗脱剂浓度确定了纯化红米多酚的条件,鉴定了红米多酚的主要成分,探究了红米多酚对碳水化合物在小肠消化吸收过程中涉及的消化酶活性以及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树脂HPD400A对红米多酚具有较高的吸附率与解吸率,乙醇浓度70%可达到红米多酚解吸率0.97。红米多酚的主要成分为原花青素。红米多酚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蔗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红米多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红米多酚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蔗糖酶、乳糖酶活性抑制的IC50分别为3.61μg/m L、2.81 mg/m L、5.48 mg/m L、6.55 mg/m L。红米多酚对离体小肠葡萄糖吸收同样存在抑制作用,红米多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浓度为2.01 mg/m L时红米多酚对葡萄糖吸收的抑制率达72.32%。  相似文献   
47.
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不同来源抗氧化肽的氨基酸组成、序列、可能的活性位点和抗氧化机制,以及目前主要的抗氧化肽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8.
全谷物除了含有淀粉、脂质和蛋白等主要营养元素之外,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健康成分,且大多存在于谷物的皮层或胚芽中。现有研究表明其中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如烷基间苯二酚、苯并恶唑嗪酮、燕麦蒽酰胺和皂苷等)还具有作为生物标记物的潜力,可用于鉴定全谷物以及精确反应人体中全谷物摄入量,有助于评估全谷物品质和深入了解全谷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麦类全谷物中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全谷物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双酶协同滚筒干燥加工冲调糙米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高品质冲调糙米粉,本研究探讨了纤维素酶和中温α淀粉酶协同滚筒干燥处理对冲调糙米粉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酶制剂添加量、滚筒温度及转速等对产品吸水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4%,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0.25 U/g,米浆质量浓度为27%,滚筒温度为160℃,滚筒转速为5.20 r/min时,所得冲调糙米粉的水溶性指数最高,为70.5%。表明纤维素酶和中温α淀粉酶协同滚筒干燥处理可显著改善冲调糙米粉的冲调性,其物化及微生物性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研究了全麦粉对油条面团流变学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麦粉对油条品质(膨胀性、色泽、质构、含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全麦粉替代油条配方中精制小麦粉比例的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从16.03 min下降到11.33min,稳定时间从18.23 min下降到10.24 min,而面团的吸水率由64.87%上升到76.33%。油条粉的糊化特性也受到全麦粉的显著影响,特别是峰值粘度从1160下降到990.7(RVU)。对于油条产品来说,100%全麦粉取代率制得油条的比容仅为3.01 cm3/g。同时全麦粉的加入使得油条表面的色泽变暗,L*值从73.42显著下降到57.89,油条的含水量由28.04%上升到34.09%。此外,油条的质构也受到全麦粉的影响,特别是100%全麦粉油条的硬度几乎是空白的5倍(由2490.45 g提高到11958.38 g)。更重要的是,空白油条的总含油量为19.60%,而100%全麦粉取代率的(油条的总含油量仅为11.25%。分析看出,全麦粉取代率与油条的含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9),与油条的比容(r=0.995)、表面含油量(r=0.942)及结构含油量(r=0.951)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全麦粉的加入可以用来生产一种低含油量高营养价值的全麦油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