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复合酶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葚籽黄酮,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不同生物酶比例、复合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超声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检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通过牛津杯法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为2:1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组合的复合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0.3 mg/mL、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80 min、超声时间20 min。此条件下桑葚籽黄酮的提取得率为5.32 mg/g。提取所得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效量关系。桑葚籽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强,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83.90%和87.27%,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为165.51 U/L。桑葚籽黄酮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75、1.50、1.00和2.00 mg/mL。  相似文献   
22.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皂土用量、搅拌速度和作用时间对黑莓果酒的澄清效果的影响,以果酒澄清度和色度为考核指标确定皂土澄清处理条件,并通过测定皂土澄清处理前后黑莓果酒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和热稳定性变化,研究皂土对黑莓果酒的澄清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用量为0.6g/L、搅拌速度为30r/min、作用时间为72h为最佳处理条件.在此条件下,皂土处理后,果酒中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度、有效酸度等有很小的变化,总酚含量下降7.04%,蛋白质含量下降62.4%.澄清处理之后,热稳定性有较大提高.70℃条件下热处理仍能保持稳定.说明皂土是一种良好有效的黑莓果酒澄清剂.  相似文献   
23.
使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山药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双波长法的测定原理,确定山药直链及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直链淀粉分别为624 nm和410 nm,支链淀粉分别为538 nm和758 nm。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标准曲线良好。直链淀粉在0~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2=0.999 7),支链淀粉在0~2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2=0.998 4)。山药中直链淀粉含量为0.026 mg/mL,回收率在96.72%~98.73%之间;支链淀粉的含量为0.072 mg/mL,回收率在95.74%~97.87%之间,RSD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24.
以鲜榨并经灭菌的蓝莓黑莓混合果汁为原料,接入3种不同的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杆菌、肠膜明串珠杆菌)进行发酵,研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pH、总酸、总糖、还原糖、总酚、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乳酸菌在混合果汁中生长良好,24 h时活菌数最高,为1.23×108 cfu/mL;发酵过程中,pH值不断降低,由最初的5.50降低到3.75,总酸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从初始含量0.15 g/100 mL上升到2.15 g/100 mL;还原糖呈先短暂上升然后下降趋势,发酵至6 h为最高值2.63 g/L,总糖被微生物利用消耗, 质量浓度不断下降,42 h后趋于0 g/L;总酚含量从2.32 mg/mL升高到3.26 mg/mL,发酵前后增加了40.52%;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比未发酵前分别提升了18.17%、30.67%和34.55%。发酵混合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等几种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显著,抑菌效果随发酵时间而逐渐提高。因此,利用复合乳酸菌发酵来提升蓝莓黑莓混合汁品质和开发功能性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备无花果汁的工艺参数,并通过测定果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抑制羟自由基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无花果最佳酶解制汁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5%、果胶酶添加量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 min,此条件下无花果出汁率为75.13%,汁中多酚含量为626.79μg/mL;所制备无花果汁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无花果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壳聚糖用量、搅拌速度和作用时间对黑莓干红的澄清效果。以澄清度和色度为考核指标确定壳聚糖澄清处理条件。通过测定壳聚糖澄清处理前、后干红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壳聚糖对黑莓干红的澄清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0.5 g/L、搅拌速度50 r/min、作用时间36 h为最佳处理条件。在此条件下做澄清处理,黑莓干红的澄清度提高了41.98%,色度降低30.63%;黑莓干红中蛋白质含量下降21.20%,总酚含量下降7.01%,总糖含量下降3.37%,说明壳聚糖具有较好的去除蛋白、酚类物质和糖类物质的能力,是1种有效的黑莓干红澄清剂。  相似文献   
27.
利用植物乳杆菌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通过对乳糖浓度、反应温度、体系p H以及酶浓度等反应条件及其体外增殖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进行研究,确定酶法合成GOS及其各主要组分产量的最优条件并表征其益生功效。结果表明:乳糖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变化对于产物合成影响较大,为主要影响条件,而体系p H和酶浓度对于各产物最高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为次要影响条件。经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总产量与各组分产量的最优条件一致,为底物浓度400g/L,体系p H 7.0,10 U/mL的酶浓度,45℃水浴10 h。总GOS产量达到177.26 g/L,在体系中占44.31%(m/V)。其中异乳糖、6′-半乳二糖、6′-GOS和3′-GOS的产量分别是63.22 g/L、15.32 g/L、72.21 g/L和25.11 g/L。相比较主要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商业化低聚半乳糖(QHT-GOS),半乳糖残基以β(1→6)糖苷键连接为主的新合成GOS对于供试LAB增殖作用更为显著,表现在以较低的低聚糖比例(44.3%)达到与之高比例低聚糖(70%)相当的LAB生长密度,以及具有明显优势的最大比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蓝莓发酵酒的澄清和稳定处理方法。以澄清度和色度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蓝莓酒澄清稳定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处理条件为:皂土添加量0.80 mg/mL、澄清时间8 d、冷处理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处理后蓝莓酒的澄清度和色度分别为0.749和1.128。与没经过处理、只进行了澄清处理或冷处理的样品相比,利用优化条件处理的蓝莓酒具有较好的澄清度,无潜在的蛋白破败和色素沉淀,且在长时间瓶储中具有良好的澄清度和色度稳定性。此研究为蓝莓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蓝莓酒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挥发性香气物质、多酚质量浓度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研究了其在澄清稳定处理过程中组分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澄清稳定处理中,总糖质量浓度没有变化,pH值和总酸质量浓度有较小变化;酒精度在处理过程中逐渐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总二氧化硫、游离态二氧化硫和干浸出物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其中硅藻土过滤和下胶处理对其影响较大;澄清稳定处理后挥发性香气物质数量大大减少,由处理前的38种减少为25种;总酚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其中下胶和冷冻处理对其影响较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总抗氧化性也均有显著降低。澄清稳定处理降低了蓝莓酒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此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澄清稳定处理步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从分离自13种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148株乳酸菌中筛选产高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实验采用X-Gal平板初筛、薄层层析(TLC)复筛、气相色谱(GC)定量的方法,得到一株产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最高的菌株,并以乳糖为单底物,利用该高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酶法合成低聚半乳糖(GOS),并采用GC-MS的方法对其各个组分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菌株70810所产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最高,其合成GOS产率达到39.23%(m/m);该菌株为实验室已鉴定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HQ259238)(Lactobacillus plantarum);酶法合成的GOS产物鉴定为9种低聚二糖和3种低聚三糖,主要结构多为β(1→6)和β(1→3)糖苷键。菌株70810来源于泡菜,安全性好,所产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最高,且可不经纯化直接利用,在食品与乳品加工等方面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