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1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纤维素酶对造纸厂二沉池污泥进行水解处理,将污泥中的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还原糖物质,为污泥制备复合材料提供更好的表面特性。探讨了酶水解造纸污泥的适宜工艺条件,进一步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60℃、p H值5.0、反应时间32.0 h、酶用量60.0 U/g、底物质量分数7.0%时,酶水解效果最好,污泥表面疏水性明显提高;污泥经水解后,其水解液中的化学需氧量和还原糖含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对水解前后污泥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经纤维素酶水解后污泥中的部分纤维素组分可能水解成了葡萄糖类还原糖。  相似文献   
32.
韩卿  钱威威  刘睿  彭新文 《中国造纸》2015,34(12):16-20
在分别采用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化学制浆造纸污泥(CPPS)进行预水解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酶改性CPPS作为填料对制备CPPS-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预水解改性CPPS有利于改善CPPS-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填料用量为30%时,CPPS及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改性CPPS制备的CPPS-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CaCO3-PVC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2.4%、63.2%、61.8%和43.6%;填料用量为40%时,CPPS及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改性CPPS制备的CPPS-PVC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值较CaCO3-PVC复合材料分别降低了26.6%、25.6%、21.9%和9.2%。添加填料可赋予PVC复合材料更好的热稳定性,而酶改性填料有助于促进CPPS-PVC复合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CPPS及其酶改性CPPS制备的CPPS-PVC复合材料与CaCO3-PVC复合材料具有相似的热失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3.
张茹  韩卿  侯彤梅 《中国造纸》2014,33(4):8-13
对OCC制浆造纸污泥的基础特性(包括含水率、pH值、污泥颗粒粒径分布)以及污泥中灰分、有机物、粗纤维、木素等化学组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等分别对污泥的微观形态、元素组成、化学特性、热解特性等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OCC制浆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向。结果表明,OCC制浆造纸污泥属于高灰分污泥,由大量的矿物填料(主要为CaCO3和少量高岭土)和有机物(主要为纤维素和木素)组成,其在造纸填料、热塑性材料复合填充剂、建筑材料(砖材、水泥等)、土地改良、园林绿化、垃圾填埋厂覆盖材料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王利君  韩卿 《中华纸业》2010,31(10):52-56
探讨了碱性环境中OCC纸浆纤维素与己内酰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与浆的质量比为0.5,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8.0%(对绝干纸浆),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5∶4,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60℃时,单体接枝率可达到25.6%,接枝后纤维成纸物理强度性能提高,抗水性增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对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表面和无定形区,对其结晶性没有损害。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尿素-氢氧化钾法制浆。通过使用尿素和氢氧化钾对麦草进行预处理,在控制尿素、氢氧化钾用量,温度、升温及保温时间条件下,使麦草化机浆成浆得率达到65%以上。结果表明:在尿素用量12%、氢氧化钾用量8%、蒸煮温度120℃、升温时间60min、保温时间90min时,纸浆得率为65.72%,成纸的环压强度指数9.63N.m.g-1、裂断长4.86km、紧度0.51g.cm-3,达到瓦楞原纸国家标准(GB/T13023-2008)中A级水平。  相似文献   
36.
纤维在NaOH-尿素体系中的溶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睿  韩卿  钱威威 《中国造纸》2015,34(7):18-22
采用NaOH-尿素体系对针叶木浆纤维进行溶解处理,探讨了不同溶解条件对纤维溶解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经不同温度处理后未溶解纤维的形态变化,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纤维在NaOH-尿素体系中的最佳溶解温度为-10℃,其溶解过程属于非衍生化性溶解;经碱性溶剂润胀和溶解处理后,纤维形态参数发生明显变化,纤维平均长度值变小和平均宽度值变大,其表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纤维素晶型由纤维素I型向纤维素II型转变;与纤维相比较,溶解后再生纤维素的结晶度由66.77%降低到30.47%,并且转化成为纤维素II型。  相似文献   
37.
探讨聚乙烯亚胺(PEI)和聚合氯化铝(PAC)两种阴离子垃圾捕集剂对APMP浆阳离子需求量的影响,并研究APMP浆配抄文化用纸过程中,两种阴离子垃圾捕集剂与成纸施胶度、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内聚力等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EI和PAC是两种有效的ATC,可有效中和阴离子垃圾的负电荷,但也有一部分被带负电的纤维所吸附。相对而言,PEI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PAC,PEI的用量以0.1%~0.2%为宜。PEI和PAC的使用可显著提高AKD的施胶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纸张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撕裂指数和内聚力。其中,PEI对纸张施胶度和内聚力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PAC,在其他三个强度指标上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38.
废纸胶粘物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二次纤维回收过程中产生的胶粘物问题,重点介绍了胶粘物,去除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9.
针对市政污泥的综合利用问题,采用立式打浆机(PFI)对废旧瓦楞纸箱(OCC)纤维进行磨浆处理,研究了磨浆转数和纤维添加量对污泥基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浆处理转数为3 000 r/min和纤维添加量为1.0%(相对于绝干污泥)时,磨浆效果为最佳.随着植物纤维添加量的增大,涂料的黏度、表面张力和触变指数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张效林  韩卿 《中华纸业》2004,25(2):50-50
通过试验室试验,探讨了硅酸钠对不同种类二次纤维(包括ONP、OMG、MOW及CDOP)脱墨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