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0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比芦荟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的截面形态、强伸性能和吸湿性能,设计了具体的芦荟/莫代尔/棉紧密纺纺纱工艺路线,指出了芦荟纤维和莫代尔纤雏纺纱前需进行预处理,且生产过程中必须掌握各道工序的工艺原则,纺制的纱线综合性能才优良。  相似文献   
22.
通过改变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研究了适于超早熟短季棉的细纱后区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成纱断裂强度、纱线条干不匀率以及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纱捻系数、后区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对纱线断裂强度影响显著,后区牵伸倍数对纱线条干不匀率影响显著,后区罗拉隔距对纱线毛羽影响显著.研究得出了适于超早熟短季棉的最佳细纱后区工艺为:粗纱捻系数115,后区罗拉隔距30 mm,后区牵伸倍数1.29.  相似文献   
23.
竹浆纤维纺织品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及其针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讨论了该纤维的混纺纱和赛络纱的性能特点。指出竹浆纤维及其织物吸湿透气性好,但湿强力低,易产生塑性变形;赛络纱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为发挥竹纤维的抑菌性,应探索新的纤维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学生的纺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纺纱技术课程团队开展“O2O”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纱线设计与综合分析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工艺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构建“课程思政、专创融合”智能纺纱技术课程“O2O”课堂改革,促进智能纺纱技术课程效能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5.
基于能力本位的《并粗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适应学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改革以从事并粗工序生产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课程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使学生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习得,具备从事并粗工序生产所必需的职业综合能力。实施证明,课程改革效果良好,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普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6.
介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施导师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阐述研究的基本内容,分析探讨了导师制的具体实践过程,指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从制度上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相似文献   
27.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对细旦涤纶混纺织物的手感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与主观评估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纺织生产、科研和贸易中的质量判断提供了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28.
细旦涤纶混纺织物的吸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景红  李瑞洲 《纺织学报》2000,21(6):343-345
本测试了细旦涤纶与毛、棉、麻混纺织物的吸湿性能,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吸湿性能与织物结构参数的关系,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用标准回归系数判别了主次因素。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影响防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的多种因素,为了研究织物中镀银长丝网络格的对角线长度和面积对其屏蔽效能的影响,设计完成了镀银长丝网络格面积一定、对角线长度不同以及对角线长度一定、面积不同两种实验方案.并采用平面材料电磁波屏蔽效能标准测试方法对织物的屏蔽效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对织物的屏蔽效能均有显著影响.最终由回归分析建立了织物的镀银长丝网络格面积与屏蔽效能的关系式,经验证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0.
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并应用ASTM D4935平面材料电磁波屏蔽效能标准测试方法对防电磁辐射织物进行了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与研究,得出防电磁辐射织物的不同处理方法、不锈钢纤维含量、不锈钢纱线嵌织间距对织物屏蔽效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