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SO2控释保鲜剂对南方巨峰葡萄的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自制SO2控释保鲜剂对冷藏条件下南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释保鲜剂可以明显抑制巨峰葡萄的呼吸作用,提高SOD活性,延缓膜脂过氧化;并减少总酸的消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SO2残留量,避免了漂白伤害.  相似文献   
62.
贮藏条件对原料葵花籽油脂酸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色葵花籽原料为研究对象,考察温度、包装、避光等不同贮藏方法对原料葵花籽在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酸价、碘价、p- 茴香胺值和TBA 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原料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油脂的氧化酸败,表现为过氧化值、酸价、p- 茴香胺值和TBA 值上升,碘价下降。采用低温贮藏和真空避光包装可显著降低葵花籽的氧化酸败、延缓品质劣变,可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63.
为了提高杨梅酚酸稳定性,本研究分别采用乳清蛋白、β-环糊精和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杨梅酚酸,并研究不同环境(pH、温度、光照、人工胃肠液)对其包埋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方式,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对杨梅酚酸的包埋率最好,可达82.33%(P<0.05)。酸碱稳定性结果显示,杨梅酚酸的稳定性随pH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稳定性最好(P<0.05),在pH=11.0条件下处理120 min后,酚酸剩余相对含量可达52.23%。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结果均显示,采用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效果最佳,处理120 min后杨梅酚酸剩余相对含量分别为68.28%(90℃)和77.67%(27000 lx)。人工胃肠液稳定性结果显示,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包埋可显著提高杨梅酚酸稳定性(P<0.05)。此外,光学显微镜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具有更强的凝胶网络和更厚的涂层结构。综上所述,乳清蛋白-果胶混合乳液能较好地提高杨梅酚酸在不利环境中的稳定性,为开发应用富含杨梅酚酸的功能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研究物流运输过程中发泡聚乙烯(EPE)减振包装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蓝莓物流运输及保鲜提供依据。对比研究EPE、气泡垫和发泡聚苯乙烯(EPS)3种减振材料的性质,发现EPE减振材料缓冲性能优于气泡垫和EPS,选用不同厚度(4,6,8 mm)的EPE材料对蓝莓进行减振贮藏研究。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末期,8 mm EPE减振材料蓝莓腐烂率仅为17.2%,是对照组的0.51倍,可有效降低蓝莓果实腐烂率,蓝莓8 mm EPE材料处理组在贮藏末期失重率仅为对照组的39%,延缓了失重率的增长,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贮藏末期,8 mm EPE组TSS含量最高,为贮藏初期的75.4%,而对照组含量为贮藏初期的37.4%;8 mm EPE减振材料蓝莓组硬度变化延缓,对照组花色苷含量在贮藏14 d时含量最丰富,含量为1.96 mg/g,而EPE组在第28天时达到最高含量,依次为1.88,1.93,1.96 mg/g;对照组总酚含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5.675 mg/g,EPE处理组在贮藏21 d时含量最高,其中8 mm EPE减振材料含量最高;在贮藏末期,各组MDA含量分别为17.5,12.3,11.5,10μmol/L,EPE组含量低于对照组,8 mm EPE组含量最低,是对照组含量的57.1%,说明8 mm EPE减振材料能有效延缓蓝莓贮藏期间花色苷、总酚和丙二醛含量的降低,有助于蓝莓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65.
蓝莓采后品质调控和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莓富含花色苷等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蓝莓果实不耐贮藏,易受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品质劣变,影响贮运、流通和消费。本文综述蓝莓采后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国内外贮藏保鲜技术、抗氧化活性和药用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品质调控保持和抗氧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主要组分(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在果实采后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分别处理去蜡与蜡质完整蓝莓果实,并以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测定蓝莓病害程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病相关酶活的变化。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均显著降低去蜡/蜡质完整蓝莓果实的腐烂率与失重率,维持果实TSS、硬度、VC含量、总酚含量与花色苷含量,抑制TA升高和MDA生成。此外,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论: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可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从而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7.
短期N2处理对冷藏猕猴桃衰老及货架期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短期N2处理时冷藏猕猴桃果实衰老及其货架期间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纯氮处理猕猴桃果实6 h,然后用聚乙烯薄膜袋(0.025 mm)包装,每袋1 kg,置于0~1℃下贮藏.每隔7 d取样,28 d后将果实置于常温(20℃)下观察.结果:短期N2处理抑制了猕猴桃果实冷藏期间总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幅度,并保持较高的VC含量;显著抑制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尤其是前7 d硬度的快速下降;降低了冷藏果实(贮藏28 d)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加,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较好地保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此外,短期N2处理降低了称猴桃果实冷藏28 d后常温货架期间前3 d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加,抑制了果肉硬度的下降,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软化.结论:短期N2处理明显抑制了冷藏猕猴桃果实的衰老,改善了贮藏品质,延缓了常温货架期间果实的软化,保持了果实较好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68.
冷藏对山核桃原料脂肪氧化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冷藏对山核桃原料脂肪氧化和衰老进程的影响.将山核桃原料分别贮藏于室温(25±2)℃和冷库(10±2)℃,研究冷藏过程中山核桃原料的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生成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明确了冷藏延长山核桃原料贮藏期的机制:冷藏减缓了山核桃原料的脂肪氧化进程,可缓解过氧化物在其体内的积累,并使山核桃原料中的抗氧化酶类保持较高的活性,从而有效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69.
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水果软糖制品,本研究以杨梅汁为主要原料,卡拉胶和明胶为凝胶剂,木糖醇为甜味剂,以质构分析和感官得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且开展了杨梅软糖提取物体外降血糖功效研究,使用UPLC-MS/MS检测技术对杨梅汁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并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降血糖成分和相关作用通路。结果表明,在100 mL杨梅软糖凝胶溶液体系中,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出杨梅软糖的配方:用体积分数为89.37%的杨梅汁进行溶胀和定容,明胶添加量为9.90%,卡拉胶添加量为1.41%,木糖醇添加量为30.86%。在此工艺下制得的杨梅软糖感官评分可达87.30分,接近理论值。体外降血糖实验表明4 mg/mL的杨梅软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达到98.58%和86.89%。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推测3,5-二乙酰坦布林(YM16)、杜鹃黄素(YM17)、覆盆子酮葡萄糖苷(YM1)为杨梅汁中关键降血糖成分,人类癌症通路、PI3K-Akt通路为重要作用通路。通过该工艺制备的软糖弹性好,口感酸甜,且具有一定降血糖功效,可为水果味功能性软糖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  相似文献   
70.
以园蓝蓝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400,600 μmol/L和800 μmol/L的脱落酸溶液喷淋处理,研究脱落酸对低温贮藏蓝莓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脱落酸处理对蓝莓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600 μmol/L脱落酸处理蓝莓贮藏35 d,硬度降低至对照组的87.8%,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至对照组的103.2%。相对电导率比对照组降低5.05%,丙二醛(MDA)含量降至对照组的90.7%。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6倍和1.4倍。超氧化岐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1,1.26倍和1.18倍,花色苷和抗坏血酸(AsA)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72倍和1.34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蓝莓果实的抗冷性,有助保持蓝莓果实的品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分析表明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脯氨酸(Pro)、和超氧阴离子(O2·-)与蓝莓果实的抗冷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抗冷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