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燥方式样品的区别。结果 通过电子鼻数据结果分析新鲜样品与两种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存在明显区别,并通过GC-IMS结果检测得到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在经过热风干燥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中正丁醇、苯甲醇、3-呋喃甲醇等醇类;多数的酯类和醛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酸类和吡嗪类化合物含量减少。结论 经过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保持原有样品的形态颜色等优于冷冻干燥,从电子鼻以及GC-IMS的结果获得热风干燥的愉快型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以及类似相关的复合产品的深加工方式选择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以鲜榨樱桃番茄汁为原料,研究其分别经巴氏杀菌(85 ℃、15 min)和超声波杀菌(200 W、40 ℃、30 min)后的品质动力学变化。杀菌后的樱桃番茄汁分别贮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0、4、10、15、20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色泽、VC含量和菌落总数。结果表明:2 种杀菌方式后樱桃番茄汁的色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变化越明显;以VC含量变化为指标,在0~10 ℃条件下,超声波杀菌比巴氏杀菌的货架期延长了3.8~4 d;以菌落总数为评价指标,2 种杀菌方式的货架期差异不显著,菌落总数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模型,该模型可准确预测0~20 ℃各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鲜榨樱桃番茄汁在0~10 ℃条件下贮藏,经超声波杀菌推荐货架期为6~9 d,经巴氏杀菌推荐货架期为6~8 d。  相似文献   
43.
共轭亚油酸的制备、纯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油脂,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现已成为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共轭亚油酸(CLA)的制备、纯化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4.
蓝莓外表皮蜡质及其对果实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对采后蓝莓果实的保护效果,研究蓝莓外表皮蜡质结构及其对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蓝莓失去外表皮蜡质后会加速果实软化。外表皮蜡质的存在降低了腐烂率和失重率,抑制了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和纤维素酶(Cx)活性,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保持了果实硬度。由此说明蓝莓外表皮蜡质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1-MCP结合减压贮藏对翠冠梨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1-MCP结合减压贮藏保鲜翠冠梨的新技术. 方法:以常规冷藏为对照,研究1-MCP结合减压贮藏对翠冠梨采后生理、生化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结果:1-MCP结合减压贮藏能够减少贮藏期果肉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的损失,保持果肉硬度和亮度,显著延缓翠冠梨贮藏期的品质劣变.1-MCP结合减压处理可显著减少乙烯释放量,抑制呼吸代谢,并能够有效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增大.经60d的贮藏后,对照果实硬度只有入贮时的48.7%,而处理果实硬度仍保持89.1%,具有清脆的口感及较好的甜度、香气等品质,未出现组织发绵、果肉褐变、后苦味等不良现象,保持了翠冠梨独特的商品价值. 结论:1-MCP结合减压处理在翠冠梨的采后保鲜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植物类脂褐素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脂褐素是由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与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和磷脂交联形成的一种荧光性化合物,通常与细胞的衰老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工作证实植物器官中也存在脂褐素类似物,其与植物衰老和果实成熟有密切关系.在植物中,许多其它物质都与类脂褐素(LFLP)有着密切的关系:对LFLP的形成起促进作用的物质主要有丙二醛、脱落酸、脂肪氧合酶;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α-生育酚等抗氧化物质均能抑制LFLP的积累.除此之外,LFLP的含量还与温度、时间、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概述了植物中类脂褐素的形成及相关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和类脂褐素与农产品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对羊硒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层析方法将羊硒菜甲醇提取物分成6部分,即F1组分~F6组分.利用还原力、Fe2+螯合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方法研究F2组分的抗氧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羊硒菜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它组分相比,F2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当其质量浓度为0.5mg/mL时,抗氧化活性达到73.6%,对DPPH自由基的EC50达到16.4μg/mL,强于BHT.在质量浓度0.025~0.15 mg/mL范围,F2组分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较弱的Fe2+离子螯合能力,能够有效抑制Cu2+引发的LDL氧化.  相似文献   
48.
灰霉病是蓝莓采后高发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贮藏品质。以"灿烂"蓝莓为材料,以无菌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研究灰葡萄孢霉侵染对蓝莓采后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侵染的蓝莓果实在贮藏前期活性氧自由基(ROS)迅速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提高,同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加;贮藏后期抗氧化酶活和抗氧化物质含量下降,活性氧清除能力不足导致ROS过度积累,细胞膜结构破坏,加速了蓝莓的成熟、软化、衰老和腐烂。  相似文献   
49.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电力工程项目后评价程序和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力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框架:管理后评价,运营后评价,经济后评价。并提出了用过程网络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后评价的方法。在经济评价中,运用了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和财务指标体系法。  相似文献   
50.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核桃仁中核桃油的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CO2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时间3 h、CO2流量4 L/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达到了50.1%。最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92.2%,其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1%、14.2%和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