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5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微生物生物膜污染所造成的疾病爆发会导致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生。为抑制生物膜污染,食品工业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包括热处理、添加化学杀菌剂等传统方法。但是热处理会导致肉及肉制品等食品的营养物质流失,并破坏产品的质构、风味特性,而化学杀菌剂的添加不符合当前安全健康的消费理念。此外,生物膜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赋予其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因而对大多数化学杀菌剂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抑制生物膜手段是目前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热处理方法用于抑制生物膜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的杀菌技术相比,超声技术不仅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能源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等特点,并且在保持食品感官、功能特性及营养价值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代谢过程及影响因素,并且对超声技术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超声技术抑制微生物生物膜污染机制及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超声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2.
2002年北京市市售鲜鸡蛋和生鸡肉的沙门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北京市市售鲜鸡蛋、生鸡肉的沙门菌污染情况,并为建立食物污染及中毒的预警系统提供数据基础,2002年7、8和9月从北京市四个区的集贸市场、超市、商场和街边小商店共采集鲜鸡蛋100件,生鸡肉100件,进行了沙门菌的定性、定量检测及血清分型。结果表明鲜鸡蛋蛋液中未检出沙门菌,生鸡肉的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30%,沙门菌在生鸡肉中的污染情况与销售温度有关。因此,控制沙门菌的污染来源和生鸡肉销售的温度条件是控制沙门菌污染的手段之一。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鲜鸡蛋外源性污染情况的调查;销售温度与污染情况之间相关性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针对一例孕产妇李斯特菌病开展病例调查和溯源分析,探讨感染来源和单增李斯特菌病的发病机制,为防控李斯特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信息,采集病例血液标本、家庭冰箱内食品及厨房环境样本、家庭附近农贸市场的食品样本,针对不同来源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经常食用从农贸市场购买的中式凉拌菜(5~7次/周),在家自制或二次加工中式凉拌菜。其家庭冰箱冷藏室储存食物生熟不分,且生食水果在冰箱中出现腐烂现象。厨房的两块菜板生熟不分、清洗消毒不及时,厨房操作面存在交叉污染。检测结果显示,11份样本中共分离出3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来自该病例的血液标本,2株来自厨房冰箱内食品涂抹和菜板涂抹。提示该病例由于食用污染食品导致感染并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结论 本起事件是丰台区首次在食品和环境中尝试溯源单增李斯特菌病的感染来源。病例家庭冰箱内生肉和胡萝卜、厨房环境涂抹样本中均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明确了食品与环境交叉污染导致病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发病;医院的早期识别及处置是避免新生儿不良结局出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4.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由还原糖中的羰基与蛋白质、脂类和核酸中的游离氨基反应所形成的一类物质的总称,目前已证实该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反应、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本文旨在概述AGEs的来源、形成途径以及对人体的致病性,并重点介绍了植物提取物对于AGEs抑制机理的研究现状,为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AGE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胡越  陈倩  刘骞  孔保华  刁新平 《食品科学》2021,42(11):271-277
日益严峻的生物膜污染给食品和医疗等行业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一般存在于食品中的浮游微生物不同,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因此生物膜对杀菌处理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而寻找绿色环保的抗生物膜技术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技术,冷等离子体杀菌操作简单、杀菌效果显著、能耗低,还可以很好地保持食品颜色、质地以及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综述主要对冷等离子体破坏生物膜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应用情况3 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冷等离子体抗生物膜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6.
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有害微生物污染,导致食品腐败变质,造成食用安全隐患。而现在常用的物理或化学保鲜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延长食品货架期,但应用范围有限、存在安全隐患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乳酸菌因其天然、安全、高效的抑菌活性被作为生物保护菌应用于食品中。本文主要从乳酸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微生物群体感应以及竞争作用等角度综述了乳酸菌的抑菌机制;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乳酸菌作为生物保护菌在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和果蔬产品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为今后食品高效保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以煤气发生炉的煤渣为主要原料,辅以钠长石和黑滑石等其他原料,经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结工艺在辊道窑烧制成陶瓷釉面砖。测试其强度和吸水率,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煤渣陶瓷釉面砖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探讨了配方中钠长石和黑滑石含量对陶瓷坯体强度的影响,制备出的陶瓷釉面砖强度大于35Mpa,且煤渣利用量可达50%。  相似文献   
88.
王伟  付鹏  陈倩  刘振强 《陶瓷》2011,(13):45-48
综述了近几年Bi_(0.5)Na_(0.5)TiO_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体系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发展现状。阐述了不同添加物对掺杂改性的作用机理,总结了BNT基无铅压电陶瓷制备的新工艺、新方法及其新进展,同时对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全球信息栅格(GIG)是美军目前最庞大的一项信息基础设施,是美军实现网络中心战,完成军事革命的重要推动器。GIG是各种组织机构和军兵种构建的网络之网络,这些网络相互之间如何实现保密通信是美军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黑核加密技术是美军发展全球信息栅格(GIG)所必需的13种关键技术之一,它对美军实现GIG信息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美军开展了积极且深入的研究。文中概述了美军GIG黑核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0.
酶脱毛由于其无公害,对环境污染小且能回收高品质的毛必将成为制革工业清洁化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通过对一株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生的蛋白酶(命名为EK-20)进行脱毛性能研究,发现该酶具有良好的脱毛效果。转鼓脱毛和堆置脱毛较适宜的pH为7.6,温度为36℃,酶浓度分别为200 U/g,250 U/g。与AS.1398蛋白酶脱毛对比实验表明:EK-20酶脱毛速度略慢于AS.1398蛋白酶,但脱毛后的裸皮洁白柔软,粒纹清晰;蓝湿皮丰满色正,手感良好;成革经摔软后未发现粒面损伤。经测试蓝湿皮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行业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