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依据介入诊疗环境对图像采集系统的小巧性、低功耗性和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图像采集方案。系统以OMNIVI-SION公司OV9650为摄像头模组,以SAMSUNG公司的S3C2440 ARM芯片为处理器,两者通过ARM芯片上的摄像头接口(CAMIF)无缝连接,实现图像数据采集,并且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与单片射频nRF24L01模块连接,实现了图像数据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经纬密变化、风格特殊的新型透孔织物的特点,讨论了新型透孔织物的组织结构、规格、加工方法及几种代表性产品,为开发新型透孔织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轻薄型毛织物的生产方法.主要从4个部分叙述:第一是原料选择,原料是生产轻薄型毛织物的基础;第二是纺纱设备和工艺,使用新型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生产高支毛纱是生产轻薄型毛织物的关键;第三是织造的上浆和上蜡工艺,确保织造工艺的正常进行;第四是染整工艺的设计,使织物达到"轻、薄、软"的特定风格.为纺织企业开发毛精纺轻薄高档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多种纤维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典型产品为例,介绍了不同性质纤维进行混纺的工艺特点,充分利用不同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特征,使棉纺工艺和毛纺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重点介绍了多种原料混纺的工艺流程、纺纱生产中的主要工艺参数设计、技术措施、质量控制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探讨棉二道精梳落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棉纤维与二道精梳落毛纤维的性能差异,对二道精梳落毛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通过优化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和合理控制各工序相对湿度,有效解决了两种纤维混纺过程中出现的混和不匀、静电现象及牵伸不良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棉/二道精梳落毛55/4520.5 tex针织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6.
金永安 《毛纺科技》2007,(12):38-40
梳理部件与羊毛纤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会造成羊毛纤维损伤.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纤维长度变化可以了解毛纤维在开松梳理中的损伤程度.通过研究得出,毛纤维在断裂前,表面结构已经发生细微的损伤,出现裂缝、龟裂、躯干受损等现象.毛纤维在开松梳理中受梳理元件的作用,促使纤维弯曲变形,并迅速回复,同时还受到表面剪切、卷曲等外力作用,纤维表面形态被破坏,也造成毛纤维的各种损伤.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高职专业技术基础教育、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论述了专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搞好毕业设计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就业率以及提升就业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提出了搞好毕业设计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8.
纯毛巴厘纱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方面对纯毛巴厘纱制作的工艺进行探讨.第一是保证毛纱截面根数在允许的最低范围内合理选择羊毛原料.第二是合理地选择设备和工艺流程,混条后增加精梳工艺,采用6道针梳的工序流程,目的是进一步去除短纤维,改善长度离散,通过梳针梳理使纤维更平行顺直.第三是设计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并合改善毛条和粗纱的条干均匀.  相似文献   
29.
花式嵌线是由1股涤纶长丝和1股短纤维纱并合加捻而成,与一般的嵌线生产有较大区别。文章介绍了花式嵌线的生产试制,工艺设计从混条机开始,经过四道针梳,再经过粗纱机的进一步牵伸,制成粗细适当及卷装合理的粗纱条;后纺再将粗纱条经过细纱、络筒、并线、倍捻、蒸纱等工序。试制结果:制成了条干均匀、表面光洁、捻回稳定、强力好、卷装大、适宜织造加工的筒子纱。文章重点对各工序的技术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对生产中半制品质量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0.
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其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永安  姜生  路娟 《北京纺织》2005,26(1):49-51
介绍了纺织品经壳聚糖整理剂加工整理后抗菌作用的检测方法。并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推荐使用统一的检测标准来反映纺织品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