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92篇
工业技术   3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α-和β-环糊精(CD)对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的包合作用,并制备AITC的两种环糊精固体包合物,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包舍对提高AITC热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α-和β-CD均与AITC形成1:1的包合物,且α-CD包埋效果好于β-CD,两者的包结常数K分别为79.3L/mol和48.7L/mol;热重分析表明,AITC经环糊精包埋后,其挥发损失温度从常温提高至143~180℃,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挤压方便米的径向膨胀率与其复水率、糊化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早籼米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究大米挤出物的径向膨胀率和复水率随挤压加工参数变化规律,同时研究膨胀率与挤压方便米饭复水率、糊化度的关系,以期为挤压方便米饭的生产摸索出方便有效的生产标准。实验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径向膨胀率皆和复水率有相同变化趋势,复水率、糊化度亦随膨胀率的变化呈相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水分32%,进料速度70g/min,螺杆转速150r/min,末端机筒温度92℃的情况下,物料径向膨胀率达到2.19,糊化度达到87.8%,产品色泽接近天然大米,内部具有致密多孔的结构,5min内的复水率达到2.03,复水之后,复水20min之内产品外形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3.
抗菌包装作为一种新型活性包装技术,将会对食品安全性的提高和货架期的延长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对不同的抗菌食品包装系统的特性进行描述,其中包括抗菌食品包装的原理、未来的应用、检测方法、立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聚糖在许多生物学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各种低聚糖的生物学功能,需要大量的已知结构的低聚糖,但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限制了这种可行性.因此,采用化学和酶法合成低聚糖越来越成为当今糖生物学和糖生物技术的主流.由于低聚糖通常是以糖复合物的形式与蛋白质或脂类相连接的,为了解低聚糖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有必要研究合成新糖蛋白、新糖脂等新糖复合物的方法.作者综述了最新的酶法合成低聚糖和新糖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生物信息学的工具不完全适用于糖生物学,糖生物学的网络工具和数据库应运而生.作者依据糖生物学的生物信息资源和数据库,搜集了用于解析碳水化合物结构常用的网络工具和数据库,按分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碳水化合物命名工具及数据库、构型分析工具及数据库、三维结构模型数据库整合起来用于解析碳水化合物,可以简化分析工作,并可获得可靠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6.
黑芝麻作为"药食同源"食材,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养生保健的佳品,其营养保健价值为人们所共识。黑芝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木脂素类物质以及黑色素等功能成分,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和慢性病预防功效。论述了黑芝麻的典型功能成分、功效及其作用共性机制,并通过具体案例,重点阐述了典型功能成分对人体作用的共性机制,其中包括黑色素与乌发润发,芝麻素与抗氧化,芝麻木脂素与清胆固醇,木脂素与降血糖、降血脂,芝麻素与抗癌、抗肿瘤,矿物质元素与补气养血、牙齿保健等功能间的构效关系,并提出了黑芝麻功效及在保健食品等新产品研发领域上的热点,还提出了对黑芝麻的功能性成分进行单一化、精细化的研究趋势,并且建议建立黑芝麻功能性成分健康信息数据库,旨在为进一步开发新型黑芝麻功能产品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蒸馏法精制乙二醇葡萄糖苷,高效液相测定其组成,并用色差计测定糖苷的颜色.通过控制适宜的蒸馏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得到较为满意的蒸馏效果.当进料速率60~80mL/h,刮膜器转速100-110r/min,预热温度80%,较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70℃,压力200Pa和蒸馏温度90℃,压力500Pa,此时,乙二醇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85.92%和85.26%.分子蒸馏和减压蒸馏的糖苷颜色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了4-α-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大环糊精的条件,同时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酶量、温度及时间3个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大环糊精的产率,t-检验结果显示,Box-Behnken设计预测模型显著(P≤0.05),失拟项不显著(P≥0.05)。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40 4,表明模型回归良好。用该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大环糊精的产率为56.58%,预测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加酶量91.34 U/g、温度71.7°C、时间6.8h。在该实验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大环糊精的产率为55%,比优化前提高了2.3倍。制备得到的大环糊精经鉴定,聚合度为20~40,环状比例为47%。  相似文献   
19.
采用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3种不同类型的淀粉,研究其在微波物理辐射下产生的差异性性质,并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3种淀粉所含直链淀粉量不同,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是绿豆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3种淀粉糊化后的凝胶水分含量和凝胶强度不同,水分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是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凝胶强度由高到低顺序是绿豆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且绿豆淀粉的回生度最高。与普通加热相比,微波加热糊化的淀粉凝胶水分含量稍高,并且在相同的储存时间下回生度较小。通过试验结果可知,微波加热下3种淀粉糊化性质及回生性质的差异性与其直链淀粉的含量不同和凝胶水分含量不同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醇酸水解大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正丁醇-盐酸水解的木薯淀粉溶解性最大,且在水解3 d后无显著增加。因此,从颗粒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方面系统地研究醇酸降解木薯淀粉制备糊精过程。经正丁醇-盐酸水解后,木薯淀粉颗粒破坏程度严重,且随水解时间的增加,大部分木薯淀粉颗粒均失去了原有的颗粒形状;经正丁醇-盐酸水解7 d后,木薯淀粉的粒径下降了42.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正丁醇-盐酸水解木薯淀粉在2θ为20°处出现了衍射峰,证明淀粉在正丁醇-盐酸水解过程中形成了直链淀粉-正丁醇络合物。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和淀粉-碘全波长扫描分析表明:木薯淀粉经过正丁醇-盐酸水解后分子量在4 h内急剧下降,水解4 h后下降趋势减缓,水解3 d后分子量无显著变化并趋于稳定。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正丁醇-盐酸水解木薯淀粉3 d为制备糊精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