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130 nm工艺电荷泵锁相环(PLL,phase-locked loop)开展单粒子瞬态(SET,single event transient)的电路级仿真,根据输出端信号的最大错误脉冲和最大相移寻找SET最敏感节点.结果表明,电荷泵输出级的晶体管对SET最敏感.介绍了一种加固方法,电荷泵PLL加固前后的抗SET性能...  相似文献   
82.
本文研究了超高清电视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超高清电视系统的图像参数进行了分析介绍;在我们追求信息量大和视觉享受更美好的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对视频的压缩编码和传输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高效视频编码(HEVC)技术框架,分析了HEVC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3.
84.
基于矿山微震监测结果,首先分析了矿区范围微震活动性规律,结合微震事件的基本统计、空间分布、时间序列演化过程和敏感预警特征参数等多个指标,将监测范围内的采空区在空间上划分为4个分区,再对各分区范围的微震事件进行研究,采用频次特征、能量特征、时间序列特征、D-t分布特征、βn分布特征、η值特征、CUFIT模型特征多指标综合分析法,以权值评分的形式,对各分区的稳定性分别进行分级和评价。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微震监测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能对震源三维定位、进行预测预报等特点,为采空区稳定性评判、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大斜度井井斜角大、井身结构复杂,其投捞操作的可靠性受一系列理论难题的影响,目前缺乏大斜度井投捞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无法进行投捞系统力学特性分析和基于基础理论的投捞工艺改进研究。通过提出钢丝-油管接触分析、油管压差阻力计算等系列方法,以此建立了综合考虑井口辅助装置、钢丝、投捞器相互作用的大斜度井钢丝投捞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高斯消去法结合迭代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利用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投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大斜度井投捞系统力学特性研究,揭示了投捞工具串下入、投送、上提、打捞等过程载荷变化规律,以及下冲过程中井斜、井深、井眼轨迹、冲程、投捞器几何参数等因素对下冲速度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86.
从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分别探索BIM技术在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中的应用,制订适合乌鲁木齐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准化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实践表明,BIM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能够缩短工期,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可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建立轨道交通行业的BIM技术实施方案和系列标准,将使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及运维趋于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将为建设方和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上的便利,对未来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7.
为有效控制边角煤柱回收过程的冲击矿压灾害,根据三侧采空的孤岛型边角煤柱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上覆岩层结构特征及诱冲机理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得出:三侧采空的孤岛型边角煤柱工作面具有“T”形与“Γ" 形结构组成的反弧形覆岩结构,该结构使煤柱形成一环绕工作面的反弧形高应力和弹性能积聚区;回采过程中,“Γ" 形悬顶的周期性运动导致反弧形覆岩结构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动静应力综合作用对煤体稳定状态造成影响,是诱发冲击矿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沿空巷道实体煤侧实施卸压弱化、对窄煤柱侧实施支护强化的非对称控制对策,降低反弧形覆岩结构的影响,控制冲击危险。  相似文献   
88.
航空航天电子系统对电子器件选型评估时需考虑器件的多单元翻转(MCU)情况,而MCU信息提取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缺少器件的版图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单粒子MCU信息提取方法,其可在无版图信息条件下以较高精度提取单粒子翻转(SEU)实验数据中的MCU信息。该方法通过统计分析SEU实验数据中不同翻转地址间的按位异或和汉明距离以提取MCU模板,然后利用该模板提取MCU信息。采用一款位交错SRAM器件的重离子实验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较高的精度提取实验数据中的MCU信息。该方法可省去对器件进行逆向工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科学研究和航空航天器件选型效率。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16通道SOS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台网布置以及监测信息后处理,将该系统应用于桃山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报,结果表明,SOS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质量较好,能够对能量大于26J的矿震准确定位和能量计算,同时认为,强矿震往往出现在矿震能量、次数持续攀升或持续下降的阶段。  相似文献   
90.
矿震动载对围岩的冲击破坏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安业  范军  牟宗龙  郭晓强 《煤炭学报》2010,35(12):2006-2010
分析了矿震激发震动波能量的传播模式、衰减特征及动态应力降大小,并基于能量和刚度理论,分析了动静载组合作用下巷道煤体的冲击破坏机理。研究表明,矿震震动能量的传播衰减特征主要依赖于能量几何扩散、传播岩体介质的阻尼衰减,以及矿震震源的震动位移场和能量辐射特征的综合影响。矿震动载传播至采场或巷道围岩时,分别与煤岩系统的静态应力(能量)场进行能量标量和应力矢量叠加。矿震动载的能量叠加可使煤岩系统聚集的能量增加,而应力叠加使系统内煤体变形破坏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减小,从而使系统聚集和消耗的“差能”增加。系统可释放的“差能”越多,煤体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当动静载组合作用下煤岩系统同时满足冲击矿压发生的能量和刚度条件时,煤层发生动态冲击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