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社会的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利用不断加强,飞速发展的网络为医院的运营带来了便利条件。网络让医院的在各项管理方面更加信息自动化,使得医院的运营和发展更加科学规范。以此同时,医院运用互联网的时候也会存在许多危险因素。本文叙述了医院网络使用时所面临的的隐患以及对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且对医院的网络安全发表了合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33.
34.
竹笋作为一种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绿色森林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由于采后竹笋易发生木质化、酶促褐变、营养价值降低等变化,导致鲜笋食用品质降低、贮运困难.此外,目前竹笋加工技术较为传统且精细化程度低,造成竹笋制品种类单一、大量副产物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非热加工技术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等优点被广泛用...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究竹笋膳食纤维(bamboo shoot dietary fiber,BSDF)作为益生元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以常见益生元菊粉为对照,检测了BSDF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抗消化性,以及对乳酸菌L1(Lactobacillus fermentum)、L2(Lac-tobacillus plantaum)生长过程中pH值、...  相似文献   
36.
以大叶麻竹笋为实验原料,研究了热烫处理对麻竹笋的质构特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麻竹笋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烫处理使麻竹笋的硬度、凝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质构特性显著下降,但热烫10 min以后对麻竹笋的质构特性的下降不再显著;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麻竹笋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能很好反映麻竹笋的质地变化。  相似文献   
37.
泡菜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炯  黄明发 《中国调味品》2007,(5):22-25,35
简述国内外泡菜生产的概况,对泡菜生产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泡菜微生物、泡菜生产工艺、泡菜营养和安全性的研究,并提出了泡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泡菜生产的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3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长裙竹荪蛋干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长裙竹荪蛋干 品中共鉴定出65 种挥发性物质,包括20 种烃类、12 种酯类、11 种酮类、9 种醛类、6 种醇类、4 种酸类、3 种芳香 族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β-广藿香烯(12.41%)、α-恰米烯(9.64%)、α-柏木烯(9.57%)、β-雪松 烯(7.58%)、α-布藜烯(6.72%)、α-红没药烯(4.44%)、β-花柏烯(4.38%)、5-异长叶烯酮(3.86%)、γ-伊兰 油烯(3.74%)。  相似文献   
39.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全炎  郑炯 《无损探伤》2006,30(2):10-14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的理论基础、硬件与软件。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疲劳检测、实验室压力容器疲劳检测、在用压力容器现场检测。指出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猪血中血红蛋白多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猪血是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猪血资源,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猪血利用很少,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猪血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血红蛋白为主要部分。因此,对血红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多肽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猪血中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性,血红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生理活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状况,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