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2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稳态速率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了高功率光纤放大器热光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受激拉曼散射致模式不稳定效应进行了数值研究。对增益光纤为25/400μm的正向泵浦激光放大器,受激拉曼散射导致激光器信号光高阶模比例上升,当高阶模的比例达到5左右时,模场发生畸变,信号光出现了百毫秒量级的模式耦合,这与实验中观察到光强波动现象一致。本文仿真模型为研究高功率光纤放大器中受激拉曼散射和模式不稳定的关系提供了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2.
实验工作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176Os原子核的高自旋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52Sm(28Si,4n)‘176Os布居,束流能量为140MeV。实验用靶为1.52mg/cm21的152Sm蒸镀到7.39m∥cm2的金衬上。利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蒸发剩余核发射的γ射线,共累积了139×10^6个两重以上的γ符合事件。  相似文献   
63.
以一种新型同步阀为研究对象,应用 UG软件建立了三维几何模型,借助 ANSYS CFX 14.5流体分析软件,用标准紊流模型模拟了阀内部流场内流体的同步分流情况及流动状态,得到了阀内部的压力场、速度场等流体状态。对阀改进前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流精度很低,同步精度不存在理论性误差,原因是结构不合理,导致节流口面积不能补偿负载压差的影响。故对阀结构改进后,分流精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得阀内部流体的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为合理改变同步阀结构及节流口面积函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向军建  郑云 《山西建筑》2011,37(1):163-165
通过介绍温福铁路客运专线福鼎大桥32.0m双线箱梁移动模架造桥施工工程实例,阐述了32.0m双线箱梁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装备、流程等一整套施工技术,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5.
66.
67.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化已成为电视台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为了让我台综合管理工作上台阶、出效益,设计了"乐清电视台全台数字化方案".只有CPU GPU(显卡处理芯片)协同渲染技术 1/0卡技术、基于千兆以太网结构的传输/存储技术、网络化后台合成及IP SAN的网络结构技术的出现,才能实现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全台数字化.  相似文献   
68.
用于加速器质谱测量的长寿命核素182Hf标准样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的182Hf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1、放射性核素的人工合成;2、同位素比值的准确测定;3、标准样品的稀释;4、AMS测量样品HfF4的制备.目前,合成标样的起始同位素比182Hf/180Hf的TIMS测定结果为(2.33±.07)×10-6,并研制出了一系列标准样品,182Hf/180f的比值从10-6到10-13,并且给出了不同比值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9.
四川会理锌矿地处四川攀西资源开发区腹地,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矿石铜品位急剧升高,形成铜铅锌多金属复杂硫化矿.主要介绍了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床出现后,矿山采矿、配矿、选矿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如何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希望能够有助于今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