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解决用传统控制策略难以解决的复杂、非线性、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基于专家经验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集合用来修正PID参数,使PID的控制效果达到最佳。运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模糊PID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一步通过车身振动主动控制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状态变量分析法是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的一类重要方法,但复杂的建模过程限制了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对于配电网等大规模系统而言必须考虑易于程序实现的一般性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有源配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的状态空间自动建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充分考虑了当前配电网络的实际结构特点与元件特性,并通过选取适当的状态变量保证了模型规模较小、模型性质满足分析需要,同时特别易于算法的程序自动实现,为各种基于状态变量分析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一、引言随着微波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固体化相控阵天线的设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为了适应这种需要,60年代初,人们开始探索小型化快速扫描元件,从而推动了对半导体PIN二极管移相器和铁氧体微带移相器的研制。至今,已经有许多作者报道了  相似文献   
24.
针对乘用车车身结构振动抑制问题,采用基于蚁群算法的参数自适应PID控制器,以压电元件为测量和控制元件,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对白车身结构进行实验模态分析,确定了压电元件的布片位置并确定压电控制的传递关系,然后设计基于蚁群算法的PID参数自适应控制器,制定了控制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最后搭建试验平台,以某国产乘用车白车身为被控结构,进行了车身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控制时车身的振动幅值较未施加控制时大幅减小,在振动幅值较大的低频区域,其振动幅值明显降低;从而验证了应用基于蚁群算法的参数自适应PID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车身的振动幅度,而且对传统控制方法控制效果不佳的振动低频区域,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电厂的母线PT二次计量回路就地端子箱A相的保险熔断后 ,其所断开相的二次电压值在关口电能表处并不是理论值 ,从而导致了关口ZU型电能表报警功能的失效 ,造成了电厂的电量损失 ,本文详细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并找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
提出在传热管内插入圆柱状丝网管调控流场进而强化传热的方法。通过在管内同心插入圆柱状丝网管,将流通截面分成中心区和环隙区,流体流经丝网入口处时受到阻力较大,大部分流体流向环隙区,使得速度场受到调控。环隙区与中心区内冷热流体掺混,强化传热。为验证这一思想搭建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台,以去离子水为工质,Reynolds数为2392~20175,热通量为50.18~282.88 kW·m-2。通过对局部、平均Nusselt数及摩擦压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光管传热相比,插入丝网管后平均Nusselt数提高,传热强化系数为1.21~1.84,且最大强化系数发生在过渡流内。入口段强化效果明显,局部传热强化系数最高可达到2.64。而强化传热的同时摩擦压降增大6.1~10.6倍。同时对该结构的传热强化机理进行分析:流场受到丝网管的调控作用,进而强化传热。  相似文献   
27.
陈江波  于鲁强  杨芝超  周健  贾中明  邢峰 《石油化工》2014,43(11):1305-1309
针对Innovene工艺聚丙烯装置在使用国产催化剂时存在的反应器内温度波动、聚合物中细粉含量较高以及聚合物结块等问题,在42 kg/h气相聚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连续预聚合的研究。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进行连续预聚合处理后,反应器内温度的波动幅度减小,聚合物中细粉及块料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开发了工艺包,并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 kt/a的Innove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技术实施,工业应用结果与中试试验结果完全吻合,连续预聚合技术对于提高装置的操作稳定性及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邢峰  叶芳  黄超群  田铁 《机电工程技术》2011,(7):99-100,164
通过对压电薄板的特性分析,建立压电薄板结构的数学模型,并对压电元件在压电智能结构中的布置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态响应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压电元件位置对压电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模式。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出发,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酒店管理专业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案,并分析了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0.
为系统准确地描述乌兰察布地区风资源的波动性和聚合特性,建立了风电波动幅度及波动速率量化指标,对该区域风资源潜力及波动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威布尔分布拟合参数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风向区间风资源的波动性,相比于出现频率较低的风向扇区,出现频率较高的风向扇区对应的风速通常平均风速较大,且波动性较弱。为平抑风电波动性,基于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了乌兰察布地区不同空间位置风功率出力的聚合特性,并定义波动强度及波动速率下降指数来定量研究相关系数与聚合效果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相关系数的增大,波动强度及波动速率下降指数呈线性下降变化趋势;不同空间位置风电聚合后,相比风电出力的波动幅度,对波动速率的平抑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