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轴向柱塞泵存在的结构复杂、自吸能力差、对油液污染敏感、精密偶件的加工成本高、轴向柱塞摩擦损失大等问题,本文阐述了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对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受力情况的特征和运动进行分析。同时,基于AMESim平台,建立关键部件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柱塞泵模型参数,对不同柱塞直径以及不同斜盘倾角下,柱塞泵流量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进行仿真,得出流量脉动和柱塞运动速度波动特性曲线,最后对轴向柱塞泵进行实验验证。该研究为轴向柱塞泵的进一步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电动客车的能量利用率并增加续驶里程,本文对负载隔离式电动客车串联复合制动策略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控制策略模型,嵌入AVL_CRUISE软件搭建的电动客车仿真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研究,对串联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制动能量回收效果进行分析,对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带串联复合制动策略的车辆续驶里程增加了51.51km,百公里电耗减少了28.02kWh,制动能量回收率达到25.58%,验证了串联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研究为负载隔离式电动客车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针对转套式配流系统的容积效率下降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本文主要对凸轮槽型线及入口压力与转套式配流系统空化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4种凸轮槽型线,建立了配流系统的Singhal空化模型,并在YST380W型液压综合实验台上进行空化特性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线性型线空化现象最弱,增大入口压力,线性型线的空化强度最低,样条型线下降趋势最明显;空化占比随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线性型线的空化占比最低,配流口处样条型线空化占比降低趋势明显,泵腔中样条型线和反正弦型线凸轮槽下降幅度较大;容积效率均随入口压力升高单调递增,线性型线的容积效率最高,且始终保持在92%以上。实验容积效率变化趋势与仿真模拟时基本一致,由于加工误差及转套与油壁之间强剪切作用等因素,实验数据略低于仿真模拟,最大误差为3.2%,在允许范围内。该研究为转套式配流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4.
为准确模拟曲轴的实际工作状况,利用软件ANSYS11.0对曲轴强度进行了三维整体模型有限元分析。采用轴承接触约束边界条件,模拟了曲轴与轴承之间的接触状态。以三缸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曲轴为例,分析了接触约束对曲轴部件有限元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压缩和拉伸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和变形相差不大。说明,轴承接触有限元模型满足强度约束,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曲轴工作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75.
模具镀镍渗硼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了镀镍渗硼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结果表明,镀镍渗硼层组织结构合理,除具有渗硼层的高耐磨性的硬度外,还具有高的冷热疲劳抗力,耐高温氧化和抗介质腐蚀性能,也能改善脆性,是一种较理想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6.
往复柱塞泵转套式配流系统是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靠的新型配流系统。针对其流量倒灌和压力超调问题,利用软件Fluent,采用UDF(User-Defined-Function)功能和滑移网格与动网格技术,对往复柱塞泵转套式配流系统泵内的非定常流动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配流系统只在排油向进油过渡的瞬间出现压力超调,并产生短时间压力震荡;往复柱塞泵进油阶段,进油腔内液压油流速较慢,流动范围较大,排油阶段,液压油流速较大,流动范围很小;整个工作周期内进油口与泵腔之间无流量倒灌现象,但出油口与泵腔在每个过渡瞬间都出现倒灌,倒灌流量较小、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7.
针对热传导拓扑优化设计过程中拓扑相关热载荷问题,以结构散热弱度为目标函数,体积分数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多相材料散热结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采用一种基于变密度理论的有序固体各向同性微结构材料惩罚模型法构建多相材料插值模型,分别进行拓扑相关热载荷与拓扑独立热载荷作用下的灵敏度分析,借助优化准则法推导设计变量的迭代格式,引入偏微分方程过滤方法抑制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数值不稳定现象。通过2D与3D数值模型计算,获得考虑拓扑相关热载荷、拓扑独立热载荷以及耦合拓扑独立/相关热载荷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对拓扑优化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在解决拓扑相关热载荷作用下散热结构多相材料拓扑优化设计问题方面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道路引起的振动通过轮胎、悬架、车身和座椅传递给人体,座椅设计对提高乘坐舒适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基于车辆的乘坐动力学特性和试验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建立坐姿人体多体动力学模型,由大腿、骨盆、躯干、头部和心脏5个部分组成。推导靠背角度在0°,10°,20°,30°时座椅的传递率和总吸收功率。结果表明:适度增加靠背倾角可以降低座椅传递率和总加权吸收功率,但过多增加会导致座椅传递率出现不规则上升,降低舒适性。针对不同靠背倾角对人体振动的响应研究,可以有效用于载运工具座椅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